2012届高考历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知识点复习课件19 必修2.ppt

2012届高考历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知识点复习课件19 必修2.ppt

  1.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2届高考历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知识点复习课件19必修2整理ppt

【材料三】 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剧情:1942年,山西某抗日根据地的刘家峻山村里,民兵队长小二黑与同村姑娘于小芹相爱,却遭到双方父母的反对。二黑的父亲二孔明还私下给二黑收了个童养媳;小芹的母亲三仙姑由于贪财礼,逼小芹嫁给吃喝嫖赌的吴广荣。一天夜里,二黑和小芹正在商量终身大事时,却被早已垂涎小芹的地痞金旺等捆住,借机陷害。幸得区长及时赶来,逮捕了一向欺压百姓的金旺,当众教育了二孔明和三仙姑,并批准了小二黑和于小芹结婚。于小芹抛弃家庭包办婚姻,与小二黑喜结良缘,冲破了在我国延续几千年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制度。 【材料四】 1950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正式实施,其原则为:“废除包办强迫、男尊女卑、漠视子女利益的封建主义婚姻制度。实行男女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权利平等、保护妇女和子女合法利益的新民主主义婚姻制度。”“禁止重婚、纳妾。禁止童养媳。禁止干涉寡妇婚姻自由。禁止任何人借婚姻关系问题索取财物”。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古代何种婚姻风俗,导致这种婚姻习俗出现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三,指出中国近代婚姻风俗出现了何种可喜的变化?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 (3)结合材料四,谈谈《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颁布对现代婚姻习俗的影响? 【解析】从妇女解放来看中国生活变化。相关问题的考查是高考的一大新考点。 【答案】(1)群婚。当时生产力十分低下,人们不得不群居杂处,以共同进行生产和抵御自然界的各种灾害。 (2)变化: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发展到反对包办婚姻,主张婚姻自由。 原因:中华民国政府的倡导;受过新思潮熏陶的青年知识分子积极响应;西方观念的传入;抗日民主政权的支持。 (3)《中华人和国婚姻法》的颁布为婚姻制度的改革提供了法律依据,构建了新民主主义婚姻制度的范式。这是解放妇女、移风易俗的一项重大举措,推动了几千年来中国社会婚姻习俗的重大变革。 第十六章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名师大讲堂 ·高考总复习历史 新课标 新高考 新理念 * *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结构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逐步转型。社会物质生活和习俗,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迁。在近代,西方发明了轮船、火车、汽车、电报、电话,并先后传入中国,从而使中国的交通、通讯方式发生了质的变化。报刊、影视、互联网,这三种大众传播媒体依次出现,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的变化越来越大。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彼此距离缩短,极大地促进了区域之间、国家之间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而影响其变化的主要的因素是欧风美雨的潜移默化和维新思潮、革命思潮的推动。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反映了现代化的进步和社会的进步。 (经典高考题)“番菜争推一品香,西洋风味睹先尝。刀叉耀眼盆盘洁,我爱香槟酒一觞。”这一情景在上海最早可能出现于( ) A.明朝 B.清朝 C.民国 D.新中国 【解析】本题属于新课程新增加的考点“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的内容。关键的一点是注意限定词“最早”。题中的“西洋风味”、“刀叉”等说明当时的上海的生活习俗在发生变化。而这一变化最早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就开始了,因此答案要选择清朝(清末),即B项。 【答案】B 【点拨】解答这类题目其实有个小技巧:既然是问“最早”,那就一般尽量选较早的时期——比如本题,明朝很明显不可能,“新中国”没那么晚,而且到了新中国除了少数高级领导外,普通民众也不允许再这样奢华了,考生一般在清朝和民国间徘徊,既然它问“最早可能”,那就选清朝! 交通为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交往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古今中外,人们都十分重视交通建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公元前220年开始,(秦朝)建造了以咸阳为中心呈一巨大弧形向北面、东北、东面和东南辐射的一批称为驰道的帝国道路。在汉代,随着帝国的扩张,道路系统大为扩大。 (摘编自《剑桥中国秦汉史》) 2009年5月2日,考古学家在宜宾县考察了始建于秦朝的五尺道。自秦以来,该处就是由四川到云南的重要通道。专家认为这段约350米长的道路保存完好,具备了申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条件。 (据《华西都市报》2009年5月5日第12版)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朝道路系统的修建在当时有何影响。(4分)分析材料中五尺道的历史价值和申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有利条件。(4分) 材料二 “二呀那二郎山,哪怕你高万丈,解放军,铁打的汉,下决心坚如钢,要把那公路修到那西藏!……公路通了车,运大军,守边疆。开发那福源,人民那享安康。前藏和那后藏,真是呀好地方,无穷的宝藏没开采,遍地是牛羊。森林草原那到处有,人民财富不让侵略者他来抢。要巩固国防,先建设边疆,

文档评论(0)

zyzsa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