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区域分工ppt整理
专题 区域分工 一、区域差异与分工格局 二、区域分工的客观基础与形成机制 三、区域要素流动的动因与基本类型 四、区域合作内涵、原则与组织形式 五、企业跨区域生产分工的微观均衡分析 一、区域差异与分工格局 (一)我国的区域差异 (二)我国的分工格局 ⒈ 改革开放以前的我国区域分工 ⒉ 改革开放以来的我国区域分工 (一)我国的区域差异 构成区域差异的因素很多,如自然资源、农产品资源、劳动力、资本、技术、区于域经济产权结构、文化等等。 (1)自然资源 总体上看,我国工业生产能力60%以上集中在沿海地区,而水资源、能源和矿产资源等自然资源则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例如西南4省区水资源总量约占中国36.7%,加上湖南、江西、浙江、福建、广东、广西等6省,水资源总量共占全国71.4% 。北方特别是西北和北部沿海地区存在严重的工业用水不足问题,它使北部耗水量大的工业发展受到限制。 从自然资源的分布及空间组合看,中部和西部发展能源原材料工业有优越性,是中西部参加区域分工的有利条件。 (2)农产品资源 目前,中国轻工业原料约70%来源于农产品。从空间分布看,一些具有专业化意义的主要农产品相对集中在中西部地区,而轻工业生产能力主要偏集于沿海地区。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空间布局与农产品原料地之间存在相当程度的脱节现象。 (3)劳动力 总体上中国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农村和城市都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城乡就业中至少存在30%左右的富余人员。从各地区情况看,地区经济越落后,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越低,地区劳动力剩余率越高。 (4)资本 沿海地区资金较内地充裕 。究其原因 :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资本形成能力较强,筹资能力、渠道、手段较多。第一,沿海地区经济发达,投资经营环境和投人产出效果较好,基本具备了区域发展的启动条件,因而区内资金供给和自我积累能力较强。第二,在市场经济中,地区间资金流动一般具有流向经济中心和繁荣地区偏向。中国的沿海地区,流人了大量的外国资本和内地资金。第三,沿海地区在金融体制改革方面走在全国的前列,金融市场发育程度较高,融资渠道方面处境比中西部强得多。 (5)技术 总体看,中国区域技术梯度大体呈东高西低态势。当然,以“三五”和“四五”时期“大三线”建设为中心展开工业布局,使中西部工业特别是大中型工业企业中工程技术人员的集中程度也相当高。有资料显示,在航空、电子、精密机械和核工业技术等单项技术方面,西部一些省区甚至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90年代前后期,原机械工业部1. 5万 多个主要产品中,属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水平的产品中占26.7% ,其中陕西、贵州这一比例分别34.40%,32.2%,在 全国各省区居第一、二位 。 1999 年各地区企业所有制结构单位: 个、亿元 (6)区域经济所有制结构 以上数据表明, 东部地区的市场化程度高, 集体、私营、外资等非国有经济发展迅速; 西部地区的市场化改革进程相对较慢, 国有经济比重一直较高。而东西部地区经济增长速度的差异主要是非国有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的, 这种差异在1978 年以来的每次经济高涨期表现更加突出。有关资料显示: 在经济高涨期东西部国有工业发展速度的差异并不大, 而非国有工业发展速度的差异却非常显著。在90 年代经济高速增长时期, 东部非国有工业的增长率高于国有工业25.85 个百分点,而西部仅高出15.1 个百分点。非国有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是造成西部发展缓慢的重要因素。 小结: 归纳而言,中国东、中、西部地区之间在自然资源、劳动力、资金和技术等生产要素甚至区际产权结构的实现形式差异方面有较大的不同,存在很大的互补性。东部地区位置优越,工农业生产发达,资金供给相对相对充裕,劳动力素质和技术管理水平较高,但资源缺乏,能源紧缺,其北部沿海少数城市面临着用水不足的问题,中西部能源矿产资源丰富,资金短缺,技术管理水平较低,但廉价劳动力供给充足。各地区生产要素的这种互补特征,是中国区际之间产业合理分工的基础。 (二)我国的区域分工格局 ⒈ 改革开放以前的我国区域分工 (1)改革开放前的区域分工背景 改革前30年,中国实行的是集权的中央计划经济体制,长期采用的是一种自上而下、垂直统一的纵向管理模式。在这种制度背景下,区域分工的主要驱动力来自行政命令,采取的可以说是均衡式开发模式,产业政策趋于向落后地区倾斜。在利益分配上,坚持平均主义,整个国民经济在各区域之间呈现均衡增长势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HY∕T 0275-2019 风暴潮、海浪灾害现场调查技术规范.pdf
- 第12课 编码长度与信息量 教案 四上信息科技浙教版(2023).docx VIP
- 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设计论证:数字化赋能教育减负增效研究.docx VIP
- DB37T242-2021建筑消防设施检测技术规程.pdf VIP
- 康复患者转移训练Ppt.pptx
- 摄影场景租赁合同.doc VIP
- 中小学急救知识培训守护生命安全讲座课件.pptx VIP
- 海底热泉生态系统.ppt
- 芋头去皮机的设计(全套CAD图纸).doc
- 《ISO 56000-2020创新管理 基础和术语》解读与应用指导材料(雷泽佳编写2024A0).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