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分制条件下院系教务管理工作转变探究.doc

学分制条件下院系教务管理工作转变探究.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分制条件下院系教务管理工作转变探究

学分制条件下院系教务管理工作转变探究   摘要:教务管理是高校及院系教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分制的实行给教务管理工作带来了重大挑?稹1疚慕岷鲜导式涛窆芾碇写嬖诘奈侍猓?提出学分制条件下院系教务管理工作的转变及创新,为建立适应学分制发展的教务管理方案提供参考 关键词:学分制;教务管理;转变;创新 中图分类号:G627.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9-0019-02 学分制起源于19世纪的德国,经哈佛大学成功地进行选修制改革之后,于“五四”运动前后,由我国的教育家引进中国。自学分制引进我国后,期间历经改革,对我国的高等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学分制的实行给高校及院系的教学管理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建立健全与学分制相适应的教务管理体制与机制,进行与学分制相适应的改革与创新,是高校及院系保证正常教学管理顺利进行的重要课题 一、学分制的概念及发展 学分制是以选课制为核心,以学分和绩点作为衡量学习质量的计量单位,以取得一定的学分和平均学分绩点作为毕业和获得学位的标准的教学管理制度。学分制的主要特征主要体现为选课制、重修制、导师制、弹性学制、绩点制这五个方面。在教学管理上,学分制的最大意义在于给予学生在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和学习进程上的自由,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可以不受学习年限的限制,只要完成教学培养计划中的必修学分,并按照个人兴趣和专业特点完成一定数量的选修课程学分,达到或者超过学校规定的取得学位的总学分即可毕业并取得学位。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知识基础、知识结构等,在适度限制和正确引导的基础上,最大可能地满足学生在学习上的个体需要,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的潜能得以充分发展,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个性充分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学分制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其核心就是学习自由。学分制的源头来自19世纪的德国,当时的德国大学崇尚学术自由,学术自由既包括教学自由,也包括学习自由[1]。19世纪初,在德国留学的美国学者将学术自由的思想带回美国并加以改革。1869年,哈佛大学校长艾略特认为,大学应该给予学生更多自由,让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感兴趣的课程。他开创性地在哈佛大学实行了选修制,在他的大力倡导下,选修制在哈佛大学得以确立。此后美国诸多大学开始效仿哈佛大学的做法,相继采用学分制,学分制也由此在美国定型。“五四”运动前后,我国的一些教育家从欧美和日本引进了学分制,1918年北京大学实行“选科制”标志着我国开始正式推行学分制。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学分制已经成为我国高校推进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同时也给高校及院系的教学管理机制及管理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学分制条件下院系教务管理工作的转变 (一)管理对象的转变 学分制条件下,管理对象不再以班级为单位,而是以单个学生为单位,彻底打破了班级、院系的界限。对教师的教学管理及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管理主要通过选课制来实现,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跨年级、跨专业、跨学院甚至跨校进行选课。教务信息呈现多样化,课程性质、课程分类、授课教师、授课对象、授课形式、时间安排、选课人数、选课专业等都始终处于一个不确定的变化过程中,教务管理也随之表现出多样化、个性化、分散化的特点。教务管理对象由群体转变为个体,管理方式由一致管理转变为个性管理,管理难度加大,给院系一级的教务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二)管理模式的转变 院系一级的教务管理工作,主要体现在微观层面。在学年制条件下,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模式等都处于一个相对固定的状态,教务管理呈现为相对静态的常规管理。教务管理人员每学期只要重复相同的工作内容和流程,即可完成教务管理工作。而学分制条件下,教务管理所涉及到的内容不再固定,在日常运作及管理中,各个环节都处于动态变化中,情况复杂多变。教学计划、课程设置不再一成不变,而是要满足学生选课的需要。整个管理过程呈现多层次、多因素、多维度的特征,信息量大,教师、学生流动频繁,这给教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管理手段的转变 学分制的实行给教务管理工作带来很多新问题,学分制条件下,教务管理工作工作量大幅增加,管理过程中产生海量信息,课程管理、考试管理、学籍管理等都需要强大的技术平台支持。这意味着传统的教务管理手段不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亟需现代化的教务管理手段,实现教务管理的技术化、信息化、网络化,提高教务管理工作的效率 (四)教务管理人员能力的转变 传统的教务管理中,院系一般是执行学校的教学政策,多采取行政管理方式按部就班地完成教学管理[2]。学分制的核心是选课制,而自由是选课制的基础。学分制的主要目的是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使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和发展需要进行学习。教育方式的转变促使教务管理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