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微课程研发模式及引领策略.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科微课程研发模式及引领策略

学科微课程研发模式及引领策略   摘要:“学科微课程”是介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之间的新型课程群落。根据学校实际和学生发展的要求,建立研发机制,搭建实践平台,放手支持老师利用本地和本校课程资源,投身“微课程”实验,构建起全校的“学科微课程”,不仅拓展了现有的小学课程体系,促进了教与学的健康发展,也为学校的特色发展开辟了新的增长点 关键词:学科微课程;研发模式;引领策略;研发实效 中图分类号:G622.3 文?I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6)12A-0060-04 “学科微课程”,就是指教师以自己的课程理念为指导,基于自己对课程、对学生的认识了解,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进行二次研发,从目标、内容、策略、评价等方面进行补充、改造、拓展、优化而形成的个性化学科微课程。它在目标、内容、形态上与原来的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有所区别,又不同于学校自主研发的校本课程,是介于三者之间的新型课程群落 李振村说:“只有当每一个教师都自觉地进入到课程研发当中,并拥有自己的个性化特色课程,课改才算是真正进入到了民间和大地,进入到了常态的课堂和教学,进入到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而不仅仅是停留在上级文件和专家的著作、讲座里。”但是教师要想系统的开发自己的学科课程并不现实,而“学科微课程”的开发,正是可行的尝试 一、“学科微课程”研发的背景 学校课程体系存在的一些不足:1.课程缺少生活性。课程内容无法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2.课程缺少自主性。当前新课程改革强调以人发展为本。课程开发同样如此,应该体现教师自主开发,学生自主选择的基本思想。3.课程少实践性。课程开发得再好,如果没有真切的实践体验,学生是不可能在课程中真正得到成长的。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微课程”应运而生,它紧扣课程建设中的现实问题,为学校课程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微课程”倡导教师根据学校实际和学生发展要求,利用本地和本校课程资源(如家乡乡土文化等),基于自己优势和个性化特点来开发,它可以弥补学校现行课程之不足 我们学校的“学科微课程”的研发,最初源于这样一个偶然的事件。2012年,周艳老师的“研究性学习”开展了主题为“福地美食文化”的特色研究活动。周老师带着学生自发组建多个研究小组,开展了“寻访福地美食,体验制作过程,品尝美食独特味道”的”福地美食”研究之旅。带着对家乡美食的喜爱,基于学生兴趣,“享受”美食研究,可是没想到这 “既轻松又好玩”的研究性学习得到大家的共鸣。该课展示后,获得太仓市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一等奖 这件事引发了我们对课程的深入思考。国家课程校本化,离不开教师对课程的二次开发加工,否则就无法由国家课程走向“校本”并最终走向“师本”。无论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还是校本课程,任何课程的实施都要经历“课程师本化”的过程,即从教师的课程意识到带有教师个人特点的课程实践。即便是同一教学内容,不同的老师去实施,具体方法和效果也不尽相同。“师本化”程度越高,教师的课程实践个性就越鲜明;“师本化”开发达到一定程度,就可能形成教师个性化的“学科微课程”。鉴于此,我校在2012年开始将“福地文化”渗透进“学科课程建设”,研发属于老师自己的“学科微课程”。比如语文学科研发的“童诗童谣”,艺术学科的“双凤山歌”、“福地版画”,体育学科的“武术课程”等等。当时大多数老师还尚未能意识到这“师本化过程”的重要性 基于这样的思考,我们提出了“学科微课程”的概念。所谓“学科微课程”和现在说的“微课”不一样,指的是基于老师自身优势的“学科微课程”。就是教师以先进的课程理念为指导,结合自己对课程、对学生的认识了解,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进行二次研发,从目标、内容、策略、评价等方面进行补充、改造、拓展、优化而形成的个性化学科微课程。它在目标、内容、形态上与原来的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有所区别,又不同于学校自主研发的校本课程,是介于三者之间的新型课程群落。我们正式把“学科微课程”纳入了学校“多元课程体系”,并对教师群体开始了有意识地引导 二、“学科微课程”的研发模式与引导策略 (一)研发模式 原来的校本课程开发,一般有两种模式:一是基于学生发展需求和教师个人特长的“教师自主模式”。教师在充分了解学生发展需求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确定课程开发项目,向学校提出开课申请,指导学生选课,然后开始课程实施。课程开发的自主权在教师,学校只从宏观上进行审批、评估、淘汰管理。二是基于学校办学特色追求的“学校主导模式”。学校根据自己的办学思想,充分分析学生发展需求、社区资源和教师特长的基础上,确定课程开发项目,指导教师开发实施。课程开发的决定权在学校,教师只是按照学校意图参与具体开发与实施 这两种模式各有其优势,也各有其弱点。前者能充分激发教师课程开发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