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详解
大夏人文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课程所愿景:全球思考,本土行动
课程所使命:探索教育理论,不断创新;服务教育决策,提供咨询;参与教育实践,共享
智识
作为首批教育部哲学人文社科重点基地之一,课程所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从理论探
讨、决策服务和走进中小学进行指导等三个方面实现自己的办所使命。不论是承担课题研
究还是研究成果出版,不论是召开学术研讨会进行交流和研讨还是走进中小学进行实践指
导,课程所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这里择其重点而述之。
团队建设
课程所在学术带头人钟启泉教授的专业领导下,逐渐形成了“知行合一”的学术文化
和宽松、自由、多元的组织氛围,形成了一支具有较强学术攻关、学术服务和技术开发能
力,又相对多元的团队。这种良好的学术文化与组织氛围有效地整合了研究人员的不同学
术专长,水涨船高,产生明显的激励作用和群体效应。
理论探讨
课程所凭借与国际学术界和华语学术界的充分交流与协作,已经将自身的研究建立在
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教育理论并累积形成本土知识和地方经验,取得了
卓著成果。在 2000-2005的 6 年中,课程所先后出版各类著作百余本和研究论文 300多篇。
主要如《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解读》(钟启泉等主编)、《世界课程与教学新理论文库》(钟启泉、张华主编)(多卷本)、
《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案例研究丛书》(崔允漷主编)(6 卷本)等。
国际交流
课程所与国际学术界有着广泛的学术交流并呈现其如下特点:第一,与世界对话,扩
展课程研究的国际视野;第二,加强两岸四地互动,分享中华文化背景下的课程行动经验。
课程所充分发挥多语种优势,与美英德法日等世界主要国家的课程专家进行广泛的学术研
讨活动,如举办“建构主义与课程教学改革国际研讨会”(2002)、“第一届世界课程大会”
(2003)、“课程领导与学校管理创新国际学术研讨会”(2005)等。
服务决策
课程所对教育决策的服务主要体现在三个层次上。首先是政策基础研究,这主要是为
政策提供理论支撑的研究,从本质上分析影响当前我国教育发展的弊端和瓶颈。课程所在
这方面做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其次是政策设计。课程所直接参与我国基础教育
课程改革各项方针、政策、规划的制定,参与由教育部基础教育司领导和组织的基础教育
课程改革方案设计的讨论、起草和修订,参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义务教育课程方案
及课程标准(实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及课程标准(实验)等的制定。最后是政策解释和
传播,一方面通过承担大量的国家级课程改革的培训任务,另一方面通过策划出版著作,
如《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导读》、《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师范生读本》等。
1
大夏人文
卷首语
大学是文化传递的学府,更是学术创新的摇篮。大夏人文,应当成为催生我国新型教
师教育课程的一片沃土。
创新课程文化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应试教育”的课程文化“只看分数,不问人格”,
扭曲了基础教育的基本功能,酿造了多少无视人格、摧残人性的悲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早在 20 世纪 80 年代就极力倡导,“学习权”是个人伸张基本权利及其发展潜能的基础。使
得每一个人都意识到个人尊严及尊重社会合作的重要性,个人的尊严和价值才能得以保障,
社会才能得以和谐。保障“学习权”即保障“基本人权”;保障“学习权”的教育归根结底
就是“尊重人类尊严和人性价值”的人文教育。我国教师教育的课程如何清算凯洛夫教育
学的影响,真正体现“儿童为本”的理念,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学术课题和实践课题。
新型的教师教育课程不是冷冰冰的死板的教条或教义,而应当是一种富于“人文情怀”、
聚焦儿童发展与教育改革的基本课题展开的一系列文化探究。这种文化探究不能脱离社会
的脉动和学生的经验,因此应当秉持“实践取向”的理念;这种文化探究对于种种的教育
现象所抱有的人文情怀是没有终结的、未完成的,因此应当秉持“终身学习”的理念。这
就是说,我们追寻的教师教育课程和教材,决不是单纯的教师和学生展开对话诠释的文本,
它也是学生基于自身的经验,主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教师个体视角下的信息技术与课程创新实践详解.pdf
- 教育信息化新浪潮中高校的着力点混合教学改革详解.pdf
- 教育技术的研究场分析详解.pdf
- 教育电视多媒体学与教资源目录28042017)详解.pdf
- 教育综合基础知识考试大纲详解.pdf
- 教育经验的概念化问题详解.ppt
- 教育评价方法与技术-教育技术通讯详解.ppt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超期未完成项目一览表详解.pdf
- 数字诊疗装备研发重点专项2018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建议详解.PDF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详解.pdf
- 安全生产考核奖惩制度3篇.doc
- 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查房【优质公开课】精品PPT课件模板.pptx
- 二零二二年度德州继续教育公需科目《公共事务管理与服务能力》试题及答案.pdf
- 二零二二年度党风廉政建设知识竞赛题库(含答案).pdf
- 二零二二年度度枣庄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科目培训班互动题.pdf
- 二零二二年度儿童保健学试题库(含答案).pdf
- 二零二二年度第十九届中国东南地区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高一试题(含答案).pdf
- 二零二二年度动物卫生监督题库(含答案).pdf
- 黑龙江省大庆市重点中学2023-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2月开学考试英语试题(含解析).docx
- 二零二二年度法检书记员招考《公基》测试题库(含答案).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