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创设误区及纠正策略.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情境创设误区及纠正策略

情境创设误区及纠正策略   【摘要】本文谈了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的一些误区及纠正方法,其中包括情境生活化、情境真实化、情境趣味化,使情境创设能始终围绕着知识要点展开,促进高效课堂的形成 【关键词】情境创设 误区 纠正 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1A-0092-02 修订版的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进行探索的动力之源。笔者认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重视教学情境的创设应成为教师教学预设的重要一环,出彩的教学情境和学习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根本因素。然而,有的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存在一定的误区,导致教学效果并不如人意。下面,笔者想就情境创设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如何纠正这些问题,从而使数学教学更能促进学生的发展 一、情境的生活化 数学教学不是阳春白雪,而是扎根于学生真实生活的数学。数学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数学课程内容要体现生活的需要,数学内容的选择也要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和知识经验储备的实际。因此,有效的数学教学情境设计就得尊重现实生活,以及学生的实际生活,用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有体验的内容去建构情境,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诱使学生参与学习,投入思考,让数学学习成为一种有趣味的活动 例如,在“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教学中,我们不能一味地追求情境和形式的需要,把教室变成小超市,让学生自由购物,变成集市,再想方设法让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尽管这样做,学生很乐意,也很兴奋,但兴奋之后的思考是什么,活动的目的是什么,设计这样的情境教师的掌控力、驾驭力在哪里等,这些问题都是设计情境时必须考虑周全的因素。这样创设情境,也许会导致学生的兴奋点不是教学需要的那个点,而是一味地玩。笔者认为,利用多媒体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既避免了上述做法的弊端,又能让课堂教学变得更简约。例如,先用课件呈现超市的玩具柜;特写布娃娃35元,汽车20元,卡通狗9元等;抛出问题:小明有20元,他可以买哪种玩具呢?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朴素的情境氛围、简洁的问题提示,会促进学生的思考,诱发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如“买卡通狗还能找回多少元?”“买布娃娃还差多少元?”“买小汽车够吗”等 由此可以看出,创设情境的目的不是热闹,而是使知识出现一个熟悉的环境,服务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给学生一种真实感、熟悉感,让数学学习和教学之间有一个紧密的联系纽带,同时,也为学生的互动、活动提供一个媒介,让学习变得亲切 二、情境的真实化 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是一个生动活泼的过程,也是一个真实的过程。其间,学生需要直观感知、动手实践、合作交流,如果我们的教学情境设置只为形式,只为新颖或者吸引眼球,那么就会适得其反,让教学进入到一种尴尬的境地。因此,创设一些真实的探究情境、活有多大的新意,学生的感触体验并不深刻。要想纠正这一误区,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联系自身的生活经验对使用人民币的体会进行经验汇报,通过展示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谈自己对元与角、角与分关系的认识,从而建构初步的元角分的整体结构表象;然后,再引导学生学会按大小排列人民币,厘清元、角、分之间的内在关系,逐步形成清晰的认识。这样的教学,因为有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教师的适时引导,使学生能在真实的学习情境中掌握“认识人民币”的相关知识 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是一个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我们不能只盯住个性化的一面,还应关注数学知识的接受与理解层面,要创设适宜的情境,让学生去感知、体验,学会实践、学会合作,并在真实的活动中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才能让数学学习变得智慧,富有魔力 三、情境的趣味化 如果能让学生感觉到数学学习活动是有趣的,那么我们的数学教学就会走进学生的心田,成为一种令人幸福快乐的活动了。因此,教学情境创设还得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和情感态度,通过设计具有趣味性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在和谐的氛围中收获一定知识、具备一定的数学能力。可是,有的教师在创设趣味性教学情境时,过于考虑“趣味”二字,忽略了创设情境的本质是让学生收获知识 比如,在“体积的认识”教学中,某教师用课件呈现了“乌鸦喝水”的画面,该教师所设计的乌鸦有点滑稽,乌鸦喝水的动作更是让人忍俊不禁。然后,该教师用“为什么乌鸦最终喝到了水呢”“其中隐含着什么道理”的问题试图引领学生思考问题,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可是,这样的情境创设导致学生把注意力都放在了乌鸦滑稽的样子、多次试图喝水的动作上面,根本没把精力放在教师提出的问题上面。这样的情境创设看起来似乎很有趣味,但是没能达成应有的教学效果。其实,教师只要设计一个正常的乌鸦形象,着重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