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居住区规划设
第七章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
知识点:
(1)居住区的概念和类型
(2)居住用地与规划结构
(3)居住区规划设计
重 点:
居住区规划设计
难 点:
居住区规划设计;一、居住区的概念和类型
居住区是城市中在空间上相对独立的各种类型和各种规模的生活居住用地的统称。;1、居住区用地组成
(1)住宅用地:指居住建筑基底占有的用地及其前后左右附近必要留出的一些空地,其中包括通向居住建筑入口的小路、宅旁绿地和杂务院等。
(2)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指居住区各类公共建筑和公用设施建筑物基底占有的用地及其周围的专用地,包括专用地中的通路、场地和绿地等。
(3)道路用地:指居住区范围内的不属于上两项道路的路面以及小广场、停车场、回车场等。
(4)绿化用地:指居住区公园、小游园、运动园、林荫道、小块绿地???成年人休息和儿童活动场地等。;2、居住区类型
(1)按建设条件分:新建居住区、旧居住区、山地居住区、平原或水网居住区。
(2)按居住区所处位置分:城镇内居住区、独立的工矿企业居住区。;二、居住用地与规划结构
1、居住用地选择
(1)有良好的自然条件,尽可能接近水面和环境优美的地区。
(2)处理好生活与生产的关系,减少交通拥挤。
(3)用地的面积大小及各居住用地的数量与形态的适用性。最小以幼托为单元的组团住区。
(4)处理好生活与生产的关系,减少交通拥挤。
(5)依托现有城区,发挥经济效能。
(6)留有发展余地。;2、居住用地规划结构
根据居住区的功能要求综合地解决住宅与公共服务设施、道路、绿地等相互关系而采取的组织形式。
(1)基本形式
1)居住区~居住小区~居住组团
2)居住区~居住组团
3)居住区~居住小区;;(2)一般原则
1)符合城镇的现状情况,自然条件和布局特点。
2)符合不同年龄组居民生活习惯和户外活动规律,适应现有生活水平、尽可能为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居住环境。
3)要尽可能和现有的行政管理体制相适应。
4)要有利于各项公共服务设施经济合理地分级、成组、配套。
5)要有利于分期建设的实施。;(3)合理的规模
包括人口和用地规模两个方面,以人口数作为规模的标志。
1)居住区规模:3~5万人(1~1.5万户),用地50~100ha,服务半径R=800~1000米,以设置中学为特征。
2)居住小区规模:0.7~1.5万人(2~4千户),用地17~35ha,服务半径R=400~500米,以设置小学为特征。
3)居住组团规模:0.1~0.3万人(3~7百户),用地2~5ha,服务半径R=100~200米,以设置幼托为特征。;人均居住用地控制指标(m2/人);居住用地平衡控制指标(%)
居住区 居住小区 居住组团
①住宅用地 45~60 55~65 60~75
②公建用地 20~32 18~27 6~8
③道路用地 8~15 7~13 5~12
④公共绿地 7.5~15 5~12 3~8;三、居住区规划设计;1、居住区规划设计内容
(1)选择、确定用地位置、范围(包括改建范围)。
(2)确定规模,即确定人口数量和与用地的大小(或根据改建地区的用地大小来决定人口的数量)。
(3)拟定居住建筑类型(包括单身宿舍)、层数比例、数量、布置方式。
(4)拟定公共服务设施(包括允许设置的生产性建筑)的内容、规模、数量(包括用房和用地)、分布和布置方式。
(5)拟定各级道路的宽度、断面形式、布置方式。
(6)拟定公共绿地、体育、休息等室外场地的数量、分布和布置方式。
(7)拟定有关的工程规划设计方案。
(8)拟定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和造价估算。;2、居住区规划设计基本要求
(1)使用上的要求
1954年美国社会学家马斯洛在《动机与个性》一书中提出了“需求等级”学说,把人的需要由低级到高级分成五个层次,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居住区规划设计在使用上的要求主要指对建筑的面积和质量的满足,包含户外活动的方便程度。;(2)卫生上要求
卫生上要求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环境卫生,如垃圾收集、转运及处理等;二是生理健康卫生,如日照、自然通风、自然采光、噪声与空气污染防治等。
1)建筑朝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