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秋燥2009年5月10-课件.pptVIP

  1.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温病学 秋燥 一、概述 (一)秋燥的定义   秋燥是秋季感受燥热病邪所引起的,以肺经为病变重心,初起邪在肺卫,并具有津气干燥的特征,一般较少传变,病程较短,易于痊愈的急性外感热病。 (二)历代医家对秋燥的认识 1.《内经》时期: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燥胜则干”指出了燥邪致病的特点,《素问·至真要大论》“燥者濡之”,“燥化于天,治以辛寒,佐以苦甘”等,则为燥病确立了治疗大法。 2.金元时期 :金元·刘河间《素问玄机原病式》:诸涩枯涸,干劲皴揭,皆属于燥 3.明代:指出燥有内外之分 4.清代:清·喻嘉言《医门法律》设“秋燥”专论,首立秋燥病名 (二)历代医家对秋燥的认识 关于燥邪的性质,历来有两种说法,喻氏主张燥属火热之论;沈目南《燥病论》中认为燥属凉,为次寒;而俞根初《通俗伤寒论》、王孟英、费柏雄《医醇胜义》中均认为秋燥有温、凉两类,是根据发病在初秋,或深秋的不同,结合气候热、凉而分。这种分类方法有效地指导着临床辨证施治,为后世广泛采用。 俞氏《重订通俗伤寒论·秋燥伤寒》秋深初凉,西风肃杀,感之者多病风燥,此属燥凉,较严冬风寒为轻。若久晴无雨,秋阳以曝,感之者多病温燥,此属燥热,较之暮春风温为重,这里讲的就是温燥。 (四).秋燥的证候特点 ① 初起特点:肺卫见证,并见津液干燥症,以口、鼻、唇、咽及皮肤干燥,咳嗽少痰,便秘,舌苔少津等津液缺乏表现。 ② 病情多较轻,病程较短,以肺为重心,传变少。 ③ 以卫分、气分,上中焦病症为多见,很少入营血分。 ④ 始终以津气干燥为特点。 ⑤ 发病时间为秋令。 (五)秋燥与现代医学疾病的关系 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肺炎 二、病因病机 (一)病因 外因 燥热病邪:是在初秋,久晴无雨,秋阳以曝,燥气当令的气候条件下形成的,感之者多病温燥;加之初秋承夏,干燥炎热,立秋之后易发温燥。 凉燥病邪:是秋深初凉,西风肃杀之时,感之者多病风燥,即凉燥。属次寒,即风寒证。 内因 肺卫不固;素体阴液不足;或夏季汗多津气受伤。机体正气不足,身体防御功能减弱, (二)病机演变 发病:燥热病邪每易通过口鼻侵入而发病。秋日燥金主令,内应于肺,肺外合皮毛,所以本病初起多出现肺卫证候。 病程中伤津耗液:初期伤肺卫津气,中期传入气分主要表现为肺胃肠阴液损伤,病变重心在肺,后期邪少虚多为肺胃阴伤或肺燥腸闭。 大部分病在卫、气告愈,很少深入营血出现危重病例和深入下焦则伤及肝肾之阴。 (二)秋燥的鉴别诊断 风温、风寒感冒、伏暑的鉴别表 辨证要点 (二)、辨燥热的所在部位: (三)、辨燥热阴伤的轻重主次: 病程 初、中期:燥热偏盛,津伤为次;或燥热与津伤并重 后期:阴伤为主 病位 在肺:津伤较轻 入胃:肺胃阴伤 下焦:肝肾阴伤 (三)秋燥的治则治法        初期-邪在肺卫 -辛凉甘润        中期-燥热已炽,津伤尤甚 -清养并施 治则-清热润燥   燥热化火,内陷营血 -清营凉血        后期-肺胃阴伤-甘寒滋养肺胃           邪入下焦,耗伤肝肾之阴-滋培真阴 俞根初认为:秋燥先伤肺津,次伤肺液,终伤肝血肾精。关于“上燥治气,中燥增液,下燥治血 ” 上燥治气-指初起燥邪犯肺,伤肺津时,治宜清热宣肺,甘寒润燥。 中燥增液-指燥热传入中焦,胃肠津液耗伤时, 治疗宜在清泄里热同时,予甘凉濡润之品以补养胃阴。 下燥治血-则是指燥邪深入下焦,损伤肝肾精血 时,治疗宜用甘咸酸寒之品滋养肝肾精血。 五、证型诊治 (一)邪犯肺卫 【证候病机】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少汗,咳嗽少痰或吐粘痰,咽干鼻燥,口渴,舌边尖红,苔薄白欠润,脉右寸数大。 病机关键:温燥初起,邪袭肺卫,卫气失和,燥热伤津 辨证要点:发热,微恶风寒,咳嗽少痰,咽干鼻燥,口渴,舌苔少津。 【治法】辛凉甘润,轻透肺卫 【方药】桑杏汤《温病条辨》 [方药] 桑杏汤。  桑叶、豆豉、栀子皮——透散表热。  沙参、梨皮——润肺生津。  杏仁、贝母——降气化痰止咳。 以上诸药并用,热散津不伤,津复则肺气平。  [加减] ① 咳甚,胸痛,加瓜蒌。 ② 咳伤肺络,痰中带血,加藕节。 ③ 表热不重,去栀子皮加芦根 (二)邪在气分 1、燥干清窍 【证候】耳鸣,目赤,龈肿,咽痛,苔薄黄而干,脉数。 病机关键:上焦燥热化火,干扰头面清窍 【治法】轻清宣透上焦燥热 【方药】翘荷汤(薄荷5g 连翘5g 生甘草3g 黑栀皮5g 桔梗6g 绿豆皮6g ) [方药] 翘荷汤。     薄荷——辛凉宣透。     连翘、绿豆皮、黑栀皮——清燥泄火。     桔梗、甘草——解毒利咽。     以上药物共奏辛凉宣郁散火之功。 [加减] ① 耳鸣加苦丁茶、蝉衣、僵蚕。     ② 目赤加菊花、夏枯草。     ③ 咽痛加牛蒡子、银花藤、

文档评论(0)

mwk36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