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认识传染病.ppt

  1. 1、本文档共1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05认识传染病整理

认识传染病 为什么有的病会传染? 感染性疾病 传染性 非传染性 从病源分 致病微生物(主) 寄生虫 从病程分 急性 慢性 非感染性疾病 慢性病-高血压 糖尿病 肿瘤 自身免疫性疾病 …… 从小到大你患过那些病? 什么是传染病 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 。 传染病的特性 病原体 传染性 流行性 感染后免疫 传染病的传播 传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 细菌和病毒 传染源有哪些呢? 患者 病原携带者 受感染的动物 “病原携带者”指何人? 潜伏期病原携带者 恢复期病原携带者 “健康”病原携带者 潜伏期病原携带者:受感染后到临床症状与体征出现之前即能排出病原体的人。脊髓灰质炎、流脑、麻疹、白喉等 “健康”病原携带者:无任何症状、体征及病史,却排出病原体的人。这种病原携带者通常只能靠化验检出。 可能是隐性感染的结果。如乙型肝炎、艾滋病 传染病可通过哪些途径传播? 空气 水 食物 接触:直接接触(性接触)、间接接触(手) 媒介节肢动物 土壤 垂直传播(母婴) 血液 经媒介节肢动物 传播途径 接触传染病患者后为何要进行医学观察 可疑患者、密切接触者、周围人群 潜伏期 何谓“易感者” 易感是指免疫力不足 对某种传染病病原体具有感受性的人 人群作为一个整体对传染病的易感程度称为人群易感性 保护易感人群的措施有哪些? 一般措施 特异性免疫措施 人体有哪些天然抵抗传染病的能力? 第一道防线 第二道防线 第三道防线(特异性免疫) 人体的防卫机制(第一道防线) 人体的防卫机制(第二道防线) 非特异性免疫 1、生来就有 2、不针对某一特定病原体 人体的防卫机制(第三道防线) 免疫系统的组成 传染病一般有哪些表现? 发热 皮疹 中毒症状 器官损害,功能丧失 发疹性传染病的特点 皮疹出现时间与形状 “水红花,莫悲伤(麻斑伤)”指皮疹于发烧第几天出现,皮疹及其出现的部位也有特征 水痘、风疹于第一日,猩红热第二日,天花第三日,麻疹第四日,斑疹伤寒第五日,伤寒第六日 水痘 猩红热 传染病的分期 “窗口期”是何意? “窗口期”是人体感染病原体后到外周血液中能够检测出该病原体存在证据 “窗口期”与医学检测手段、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相关 “窗口期”不同于潜伏期,二者可能重叠 艾滋病,从感染到发病,潜伏期可持续2~12年,平均潜伏期为10年;而从感染HIV到能从血液中检测到艾滋病特异抗体,一般需要2~12周,平均42天 问 题 处于“窗口期”的人有传染性吗? A 有 B 无 显性感染和隐性感染 感染的五种状态 病原体被清除 隐性感染(最常见) 显性感染(最低,易识别) 病原携带状态 潜伏感染 问 题 隐性感染的人有传染性吗? A 有 B 无 微观的奇妙世界 细菌 病毒 真菌 螺旋体 支原体 立克次体 衣原体 细 菌 原核微生物 危害性 有益性 致病性细菌 条件致病菌 问 题 细菌是重要的病原微生物,细菌对人类来说都是坏的 A 正确 B 错误 益生菌 人类的“益生菌”:双歧杆菌、乳酸菌、地衣芽胞杆菌 定植于人体肠道内,能产生促进健康功效,可改善宿主微生态平衡而发挥有益作用 应用:食品、药品 霍乱-鞭毛 脑膜炎奈瑟菌 脑膜炎奈瑟菌(电镜下) 对付细菌的良药-抗生素 “青霉素”的发现 不是“消炎药” 种类繁多 应合理使用 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危害 细菌耐药 药物不良反应 机体菌群失调 哪些人使用抗生素更要当心 小孩 孕妇 老人 病 毒 只含单一核酸、微小、结构简单,须寄生于活细胞并复制方式增殖的非细胞微生物 抗生素只能治愈细菌性感染而对病毒感染无效 完整的病毒形态 HBV-DNA复制过程 HIV病毒 问 题 对付细菌有抗生素,对抗病毒有“良方”吗? 对病毒性疾病的治疗至今仍缺乏专属性强的药物 常用的药物主要 抑制病毒复制的抗病毒药 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免疫调节剂 针对症状的镇痛、解热和消炎药 预防病毒感染的疫苗 阻断病毒传播的消毒药 加强“营养”与传染病之间 一个人营养不良时,易免疫低下 疾病的某个时期,消耗增大 为什么要“随访和复诊”? 为什么有的传染病一生只得一次 天花 水痘 麻疹 为什么有的传染病可以反复感染 手足口病 肠道感染 高致病性禽流感 “快乐养病,有利健康” 对待“传染病”的策略 中医“治未病”思想 未病先防、欲病防萌、既病防变、瘥后防复 为什么有些人经常生病, 有些人却身体强壮? 管住口 洗净手 勤通风 迈开腿 睡眠足 心态稳 怎样管住“口” 食物吃对 食物干净 食物合量 洗手 洗手的时机 洗手的方法 预防传

文档评论(0)

chenchen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