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王征工程博士教育试点办学的基本探索与改革建议.doc
工程博士教育试点办学的基本探索与改革建议
——基于浙江大学的案例分析
王 征
摘要:介绍了浙江大学工程博士教育在试点期间采取高标准选拔生源,精心设计培养过程,严格制定学位标准等措施,切实提升培养质量的做法,分析了工程博士教育在培养定位、校企合作、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体系衔接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从制度视角提出了推动工程博士教育改革的政策建议。
20世纪50年代以来,工程技术领域的快速变革和工业经济的繁荣发展,带来了对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的迫切需求,也推动了工程教育理论的持续创新。1967年,美国底特律大学根据美国工程检查协会(NCEE)的倡议,率先设置工程博士学位,标志着工程博士教育的兴起。此后,工程博士教育迅速扩展到德国、法国、英国和澳大利亚等国家[1]。我国于2011年2月正式设置工程博士专业学位,并从当年10月起开展试点招生。浙江大学作为试点高校之一,在三年多的试点工作中,从学校特色出发,积极探索工程博士教育的管理体制和培养模式,经验与问题并存。
一、我国工程博士教育的试点背景
进入21世纪,以信息、生命、能源、纳米为代表的新科技革命带动了我国新兴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升级,迫切需要更多“具有全球视野和全球思维,兼具工程伦理意识、创新意识、合作意识、发展意识和服务意识,具有更强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新型工业人才[2]。为此,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于2002年首次提出设立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的动议[3],并着手进行一系列的研究论证工作。2010年7月,结合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课题组提出应实施“工程技术领军人才培养计划”,核心内容就是要设置工程博士专业学位,通过校企合作、依托国家重大工程项目培养高端工程技术人才。
2011年2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28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工程博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工程博士成为我国继临床医学博士、口腔医学博士、兽医博士和教育博士后第五种博士专业学位。当年11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批准清华大学等25所高校在电子与信息、能源与环保、先进制造、生物与医药等四个工程领域开展招生试点,工程博士教育进入实施阶段。
设置工程博士专业学位是我国在增强研究生教育的主动适应性、推进研究生教育结构调整、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大环境下取得的标志性成果,它有三方面的重要意义:
1.有利于完善我国学位制度
设置工程博士学位,使我国规模最大的工程专业学位体系有了博士培养层次,扩大了专业学位覆盖面,为实现《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总体方案》提出的到2020年“研究生教育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转变为学术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培养并重”创造了条件。
2.有利于贯通工程人才教育体系
工程博士教育使我国工程人才培养初步形成了本科(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硕士(工程硕士教育)和博士(工程技术领军人才培养计划)的完整体系,为工程知识的纵向积累和人才梯队化成长奠定了基础。
3.有利于创新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
我国工程硕士的领域设置基本与工学门类各一级学科相对应,培养模式受到学术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深刻影响,与行业实际问题的衔接不够紧密。工程博士教育从一开始就着眼于教育、科技和产业的结合:①工程博士的领域设置来源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以此打破学科界限,面向行业而不是基于学科培养人才;②规定工程博士的培养应依托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从而为校企合作找到了结合点。2012年3月,国务院学位办和科技部重大专项办联合召开“高校-企业对接会”,这也是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以来前所未有的举措。
二、浙江大学工程博士教育办学的基本探索
浙江大学具有长期工学办学传统以及学科交叉优势,在产学研结合、国际化办学等方面积累了深厚基础。被国务院学位办列为“研究提出‘工程技术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实施方案’”的成员单位之后,学校成立了由校长担任组长的“浙江大学工程技术领军人才培养工作领导小组”,于2010年11月研究制定了《浙江大学工程技术领军人才实施方案》并上报教育部,提出工程博士应坚持“高起点、高质量、高规格”的基本原则。2011年10月,学校获得电子与信息、能源与环保等两个领域的招生授权后,集全校之力开展试点工作,在工程博士教育的管理体制和培养模式等方面作了初步探索。
1.坚持高起点选拔生源
根据“工程技术领军人才”的培养定位,学校确定了“少而精”的原则,通过“推荐-选拔”、“申请-考核”两阶段制度面向国有大中型企业和新兴行业代表性企业进行招生。基本条件为:①已经获得硕士学位;②承担过国家科技重大专项;③担任企业高级技术和管理岗位,对行业或企业发展和技术开发起重要甚至决定性影响。
以2012级首届招生为例:各学部和独立研究机构共向学校推荐了110位候选人,涉及能源、材料、化工、电气、建筑、计算机和微电子等多个领域。经过层层选拔,学校正式录取7人,淘汰率达到90%以上。这7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