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段式教学法 ” 探究.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三段式教学法 ” 探究

“ 三段式教学法 ” 探究 教育部考试中心负责人马金科曾经指出:我们当前正在逐步推行的 “3+x” 考试将根据普通高校对新生的文化素质要求, “ 按照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 ” 的原则,避免纯记忆性知识的考查,强调对知识的理解和知识之间的联系,通过设置新颖的情景,给出课外的真实信息,考查运用知识分析、阐述、评价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也正是素质的教育的必然要求。为了与这一要求相适应,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在日常的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试行了 “ 三段式教学法 ” 。 第一个阶段,就是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基本事实得出基本结论。 这主要是为了改变过去那种 “ 直灌式 ” 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另外,这也是符合人的认识规律的,因为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总是一个由特殊到一般再到特殊的过程,有了具体的事例作为引导,有利于学生对基本结论的理解。所以说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要直接告诉同学们基本结论(即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是什么,而是要通过引导同学们分析基本事实来得出基本结论。如我在讲矛盾特殊性原理时并未直接告诉学生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都各有其特点。而是先讲了 “ 喷冰的火山 ” 、 “ 烧不死的鱼 ” 、 “ 奇怪的豆子 ” 等几个事例并引导学生分析其中所蕴含的哲理,使同学们在分析中顺理成章的得出 “ 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 的基本结论。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对这一基本观点的接受,又有利于学生加深对其基本结论的理解。 但是我们在选择基本事实材料时要注意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1 、事例要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能够充分地说明哲学观点。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学生从对基本事实的分析中得出基本结论,否则可能会由于事例选择不当而影响对基本结论的理解。 2 、材料要新颖有趣。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对材料进行分析和探究的兴趣。 3 、材料要贴近生活。可以是学生学过的属于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方面的典型实验或事例。如可利用对表现 “ 万有引力 ” 规律的一些现象的分析来引导学生认识规律这一哲学概念。也可以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如可用我国对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所采用的不同经济政策,成功的实现了经济的 “ 软着陆 ” 和 “ 软起飞 ” 的分析来说明 “ 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 。还可以是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如通过对每个学生都各有其特点的分析来说明 “ 矛盾的特殊性 ” 问题。 第二个阶段,是引导学生对基本结论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 我们学习知识的目的就是为了理解这些基本结论并运用它们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所以说对这些基本结论的理解和掌握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重视对这些基本结论的分析。 对基本结论进行分析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我在教学过程中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 、逐层分析。如我在讲授《哲学常识》第二课中的 “ 联系 ” 这一含义时就采用了逐层分析的方法。我先让大家明确了联系是讲 “ 关系 ” 的概念。而后又问他们是讲什么关系的概念呢?有学生回答说 “ 是讲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 关系的概念,我又问 “ 那么,是讲谁与谁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关系呢? ” 同学们就回答说: “ 是事物之间与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关系。 ” 我又说 “ 对了,这就说明联系不仅存在于事物内部也存在于事物之间。 ” 这样同学们对联系这一概念就有了深刻的理解和把握。 2 、抓住要点进行分析。也就是说要抓住关键和要害进行分析。如我在讲授《哲学常识》第二课中的 “ 因果联系 ” 这一概念时我就抓住了因果联系具有 “ 引起与被引起 ” 这一特点进行了深入分析,因为这是因果联系与其它联系形式相区别的本质特征所在。 3 、在对比中分析。有比较才有鉴别,通过比较最容易区别相似或相近的事物。如我在讲授《哲学常识》第三课中的 “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 时为了让同学们对这一方法有更深刻的理解,我就引入了 “ 一切从实际出发 ” ,让同学们比较这两个方法论的异同。在让大家思考和讨论后,同学们纷纷发言:二者之间的联系是:两者都强调主观与客观相符合,都强调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的转移为转移,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前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表现形式。但是二者又有所不同。主要表现在: 1 )含义不同。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指想问题办事情要把客观存在的事物作为根本出发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地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指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2 )角度不同。前者是从唯物论的角度来看问题,而后者则是从辩证法的角度来看问题的。 3 )所依据的哲学原理不同。前者所依据的哲学原理是物质决定意识。后者所依据的哲学原理是矛盾的特殊性原理。这样一来学

文档评论(0)

feixi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