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尹稚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实践探索-清华大学生态规划和绿色建筑教育部
尹稚: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实践探索
8 月16 日下午举行的2016 第十一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新型城镇化与中国生态城市建设
(一)”分论坛上,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执行副院长、生态规划与绿色建筑教育
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尹稚教授主持论坛,并作了题为《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实践探索》的报告。
关于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
为更好发挥国家发展改革委的政策协调作用和清华大学的综合科研实践优势,由国家发展和
改革委员会与清华大学联合发起成立,是一个集研究、培训、教学与国际交流合作于一体的
综合研究机构。
一、背景认识
(一)国外绿色化和可持续发展的趋势和动态
绿色化/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国际发展共识和时代潮流,是很多西方城镇化发达国家普遍的国
家战略。
绿色发展已经成为世界第六波科技创新主题。坚持绿色发展,推进绿色科技创新,成
为应对和适应全球变化的重要措施和步骤。
2015 年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主题是“控制碳排放” 。
全球可持续发展峰会制订了2030 可持续发展目标。
2000 年前后各国家相继出台可持续发展战略,形成指导各国国家社会、经济和环境可
持续发展的全面框架。
康德拉季耶夫周期与绿色发展浪潮 《2030 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17 项发展目标
国际案例经验表明:绿色发展的整体成效保障,需要全方位协同,通过长期持续努力,才能
体现整体成效。仅就中央政府工作层面,推进绿色城镇化就是一项高度精细化的系统工程。
而国家和区域型政府空间规划调控的重点,一方面是强化对生态资源环境保护区、区域生态
廊道等非建设地区的规划引导和管控;另一方面是多角度调适城乡发展建设与自然生态环
境的相互影响关系。
(二)中国研究绿色化问题的特殊性和必要性
特殊性表现在:
我国高度紧张的资源能源格局,决定了绿色化战略的重要性;
我国日益剧增的资源环境矛盾,决定了绿色化转型的紧迫性;
我国史无前例的城镇化进程,决定了绿色化转型的艰巨性;
我国地形复杂、国土辽阔,决定了绿色化模式的多样性。
必要性体现在:一是对接国际绿色发展规则和标准,提升我国国际话语权和竞争力。一方面
需要兑现我国在国际上的气候减排承诺,在国际气候谈判格局中抢占主动地位。另一方面要
输出接轨世界的标准模式,打破国际绿色贸易壁垒,提升国际话语权和竞争力。
二是确立未来我国城乡发展的新路径和新标准,提升城乡人居环境质量,保障中华民族永续
发展。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绿色化发展理念和战略,推进国家新型城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走
资源节约、环境友好、集约紧凑的绿色城镇化道路,以最小的资源环境影响来获取最大的城
镇化收益。
二、绿色城镇化模式的内涵解读和研究技术路线
(一)绿色城镇化模式的内涵
绿色城镇化即城镇化发展的绿色化道路,体现的是城乡可持续发展路径,从城乡自然生态环
境、城乡开发建设、城乡功能运行和城乡绿色治理体系四个方面,提高城乡绿色发展能力及
绿色治理水平,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其核心在于调适城乡开发建设、功能运行与自然
生态、资源、环境的和谐共生关系,增强城乡可持续发展能力。
而绿色城镇化关注的重点则是国土、次区域、城镇、乡村不同尺度人和自然和谐共生的空间
范式,包括自然环境能否得到保育,人与自然的交界面是否得到修复,人工环境能否实现绿
色发展。
(二)研究技术路线
绿色城镇化的研究技术路线基于人居环境复杂问题的多维度网络研究思路。一方面针对中
国城乡开发建设、运行与自然生态资源环境之间的冲突矛盾和问题,研究探索符合中国国情
的绿色城镇化发展模式。另一方面从城镇化发展建设(城乡开发建设活动、城乡生产生活功
能运行)如何与自然生态、资源、环境实现协调共生和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命题出发,确定绿
色城镇化的理念、目标、行动引导、考核标准、技术集成和政策支撑保障。
三、当前中国城镇化发展中的非绿色化问题研判
(一)在国土层面关注的非绿色化问题
首先,生态安全问题。城乡开发建设空间对自然生态空间的无节制占用和蚕食导致自然生态
空间大面积退化、品质下降,生态难以为继。
我国水土流失潜在危险性评价 2013 年全国县域生态环境质量分布示意图
资料来源:国土生态安全格局规划研究课题 资料来源:中国环境状况公报2014
其次,资源安全问题。不计成本、代价,不讲求效率和效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