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东汉书法2
汉代的教育 汉代的书学教育 1.教育儿童识字和书写的学校场所为:学馆、书馆、书舍、蒙学、小学,广泛分布于乡村、闾里。此时的学习年龄为6岁。此时的教材为《仓颉篇》、《急就篇》等。 2.书写文字学好之后则辞师另去学《孝经》、《论语》、《尚书》等儒家经典,学习的地方是乡聚庠序。 3.若要进一步深造,就要进郡国学、太学,或受学于经师大儒自立的精舍、精庐等私学。 4.学童习字时把字写在觚上。觚是一根圆木条上削出三面、四面甚至六面、八面。觚上的字可以用刀刮掉,或用幡步将字迹擦掉重写。 汉代的令史、书佐 1. 《尉律》规定:“学童十七以上始试,讽籀书九千字,乃得为史。又以八体试之,郡移太史并课,最者以为尚书、史。书或不正,辄举劾之”。 2.令史、书佐的主要任务是拟定和抄写各种文件书函,汉代的宫室、陵寝砖文瓦当,铜器铭文以及印玺符节文字都是那些尚书、令史所书写,然后由工匠刻铸。东汉的丰碑巨刻也都是当地郡县书佐所书。 3.汉代的皇帝、诸王子以及贵族官宦子女,从小都要读字书,学识字和书写。 今、古文经学 1.今、古文经学名称由来: 由汉代通行的隶书体书写的儒家经典称之为今文经学。 由先秦六国文字书写的儒家经典称之为古文经学。 2.今、古文经学强调的思想: 今文经学强调微言大义,为朝廷服务。 古文经学强调文字训诂,重事实证明。 3.古文经学的代表人物: 刘向、刘歆父子、许慎、马融等。 4. 古文经学于今文经学发生了多次论争,东汉以后,经学大师郑玄融今文、古文于一体,结束了两者的论争。 鸿都门学——最早的文学艺术大学 1.鸿都门学创建于东汉灵帝光和元年,因校址设在洛阳鸿都门而得名。 2.学生皆由州、郡、三公荐举 能为尺牍,辞赋,及工书鸟篆者 。 3.鸿都门学以尺牍、小说、辞赋、字画为主要学习内容。不同于以儒学力主的其他官学。 4.鸿都门学的学生,大多是无身份地主及其子弟,都是士族看不起的斗筲之人 ,他们以文艺见长而受灵帝的宠信,出路十分优厚,甚至超过了太学诸生。 鸿都门学设立的原因 汉灵帝和宦官们为了笼络知识分子,扩大宦官势力,要另立治经学以为的学府,可与太学对垒,于是设立的鸿都门学。 宦官: 汉朝,侍候皇帝的人统一被叫作“宦者”或“宦官”。据说此名是出自拱卫在天帝星旁一个叫“宦者”的星座。至东汉时,规定宦官全部要用阉人,大规模宦官当政亦在当时首次出现。 士大夫官僚入仕途方式: 【举孝廉、考核】、【太学:学习经典】——入仕途——士大夫官僚。 鸿都门学学生入仕途方式: 【献赋、尺牍、丹青等学习】——入仕途——宦官 书家及书学理论 许慎 《说文解字》《说文解字叙》 曹喜 杜度 王次仲 崔瑗 《草书势》 张芝 蔡邕 《笔论》《九势》《篆势》 师宜官 梁鹄 赵壹 《非草书》 崔瑗《草书势》 书契之兴,始自颉皇;写彼鸟迹,以定文章。爰暨末叶,典籍弥繁。时之多僻,政之多权。官事荒芜,勦(jiǎo抄袭)其墨翰;惟多佐隶,旧字是删。草书之法,盖又简略;应时谕指,用于卒迫。兼功并用,爱日省力;纯俭之变,岂必古式。观其法象,俯仰有仪;方不中矩,圆不副规。抑左扬右,望之若欹。兽跂鸟跱(zhì站立),志在飞移;狡兔暴骇,将奔未驰。或 ,状似连珠,绝而不离。畜怒怫郁,放逸生奇。或凌邃惴(zhuì又忧愁,又恐惧)栗,若据高临危。旁点邪附,似螳螂而抱枝。绝笔收势,馀綖纠结。若山峰施毒,看隙缘巇(xī缝隙 ,险);腾蛇赴穴,头没尾垂。是故远而望之,漼焉若注岸奔涯;就而察之,一画不可移。几微要妙,临事从宜。略举大较,仿佛若斯。 蔡邕《笔 论 》 书者,散也。欲书先散怀抱,任情恣性,然后书之;若迫于事,虽中山兔豪,不能佳也。夫书,先默坐静思,随意所适,言不出口,气不盈息,沉密神采,如对至尊,则无不善矣。 为书之体,须入其形,若坐若行,若飞若动,若往若来,若卧若起,若愁若喜, 若虫食木叶,若利剑长戈,若强弓硬矢,若水火,若云雾,若日月,纵横有可象者,方得谓之书矣。 《九 势》 夫书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阴阳生焉;阴阳既生,形势出矣。藏头护尾,力在字中,下笔用力,肌肤之丽。故曰:势来不可止,势去不可遏,惟笔软则奇怪生焉。 凡落笔结宇,上皆覆下,下以承上,使其形势递相映带,无使势背。 转笔,宜左右回顾,无使节目孤露。 藏锋,点画出入之迹,欲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