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华诗词格律基础略讲.ppt

  1.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华诗词格律基础略讲

古诗格律略谈 * 为什么要学习格律诗词呢? 1:格律诗词是最精炼的语言,是浓缩的语言精华,是不可替代的艺术形式。 2:学习格律诗词会提高个人的修养,陶冶情操,提高情趣。 3:学习格律诗词,可以让你培养宁静的心态、伟大的人格。 4:学习格律诗词,可以提高你的汉语水平。 5:学习格律诗词,可以感受诗词中的韵律、音节,令你享受天籁之音的美。 6:学习格律诗词,是为了更好地欣赏中国古典诗词。 7:学习格律诗词,是因为诗词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8:学习格律诗词,可以提高对语言的驾驭能力。 9:学习格律诗词,其实并不难。 一、诗律 律诗,或作“近体诗(今体诗)”,它是与古诗相对而言的。从时间上考虑,律诗产生于隋唐之间,在此以前的都是古诗。从体裁上考虑,古诗无定体,即:句数、字数(可多可少)、平仄(可平可仄)、押韵(可一韵到底,也可中途换韵)、对仗(可对可不对)等没有固定的要求。而律诗的句数、字数、平仄、押韵、对仗等都有严格的要求。如七律,要求每句七字,共八句,五十六字;每一句的平仄参差有序;要求(一)、二、四、六、八句押韵;一般要求三、四、五、六句对仗。 律诗分为五言和七言。 律诗截其一半,就是“绝句”,(这种说法其实有误)也有五言和七言之分。 术语一,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出句、对句、粘、对 律诗的第一、二句称为“首联”,第三、四句称为“颔联”,第五、六句称为“颈联”,第七、八句称为“尾联”。 每一联的上句称为“出句”,下句称为“对句”。换言之,即一、三、五、七皆出句,二、四、六、八皆对句。 每两句的平仄关系完全相对,就叫做“对”; 每两句的平仄关系完全相同,就叫做“粘”。 失粘例: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柳宗元《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上半) 失粘通常称为“折腰体”。 折腰体,是指诗的首联,能守平仄之规,但它的第二联,却不能守平仄相粘之律,仍依首联的平起或仄起,于是形成两联之间失粘而上下两联偶字平仄相同的情形。这种体式首见于绝句。因为绝句只有两联,如果上下两联不粘,如同中腰折断一般,故有此名。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渭城曲》) 术语二,平仄 所谓“平”、“仄”,就是把平、上、去、入四个声调分为两组: 平=平声(现代汉语中大多数的阴平、阳平字); 仄=上声(现代汉语上声和部分古入声诸字)+去声(现代汉语去声和部分古入声诸字)+入声(现代汉语中部分的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诸字)。 根据学者们对汉代典籍的考察,现在可以确切地肯定,至迟在汉代,汉语语音就已是四声具备了。到了南北朝时期,沈约(后人多有怀疑)、周顒等人提出“四声八病”之说,“四声”遂成定论。即平、上、去、入,我们可以用四个字概括:“天子圣哲”。相较于现代汉语的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差異全在乎八个字“平分阴阳,入派三声”。 例如: 阴平(ˉ):屋、昔、锡、贴、餮、薛、泼,等; 阳平(ˊ):觉、狭、黠、辑、合、烛、德、盍(曷)、狎、乏、石、活、泊、勺,等; 上声(ˇ):索、辱、笔、骨、铁、雪、血、法,等; 去声(ˋ):沃、质、物、月、屑、药、陌、职、葉、叶、洽、术、末、麦、热、烈,等。 今天的汉语方言,尤其是南方方言,多保留有入声。以南方方言为母语的一般可以分辨入声字。根据现代汉语方言的入声情况分析,一般认为,塞音(闭止音)尾/p/、/k/、/t/的发展是喉塞音尾/?/,然后趋于消失。 律诗中,每一句的平仄分布是有规律的。通常是两两相对,即:平平仄仄(余此类推)。五言或七言,每两句的平仄声字的字数是相等的,完全是为了保持声律的平衡。但是,如果都严格要求如此,肯定做不出好诗来。所以通常可以稍宽松些,只对一句诗的第“二、四、六”字作要求,第“一、三、五”字则不作要求。这就是所谓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术语三,拗、救 当应用平而反用仄,或反之,就称为“拗(拗句)”,与之相应的,就是“救(救句)”。 例1:黄沙北风起,夜半又离营。战马雪中立,探人冰上行。(张籍《征西将》前半)句式为“平平平仄仄”,“风”字处当用仄,但却用了平,则在前字用仄救之。这称为“本句救”。 例2:愁深楚猿夜,梦断越鸡晨。海雾连南极,江云暗北津。(柳宗元《梅雨》颔联、颈联)句式本为:“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出句“猿”字处应用仄,则在前字用仄救之。 例3: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饮湖上初晴復雨》)句式本为:“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出句“西”字处应用平而用仄,本句在“比”字处救之。 例4: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句式本为:“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出句“不”字处应用平而用仄(而且属于“犯孤平”),对句“吹”字处用一平

文档评论(0)

lifuping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