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全球陆地自然带及理其论.ppt

  1. 1、本文档共7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全球陆地自然带及理其论

世界地理 泰山学院旅游与资源环境系 地理科学专业 第二章 全球陆地自然带及理其论 重点: 掌握全球自然带的分布特征、分布规律; 掌握地理环境整差理论 ; 理解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第一节 陆地自然带 陆地自然带的概念 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及其特征 陆地自然带的演化 一、自然带的定义 自然带是地球表层呈南北更替、东西延伸的复杂的自然综合体,它包括特定的水热组合、特定的植被和土壤、特定的动物及其共同构成的特定景观类型,其中以植被最富有表现力。所以自然带的名称以其相应的植被命名。如…… 二、陆地自然带的演化 自然带是各种自然地理要素相互作用的产物,一个要素的变化,其它要素及其形成的综合体也会发生相应变化,所以,自然带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古生代以来的地质时期、历史时期以及近代的历次气候变化都引起了自然带的变迁;地表形态 的变化以及由此引起的气候的变化也会改变自然带的特征和分布。 古生代: 泥盆纪——植物界从水生到陆生,大地开始披上绿装;石炭纪-二叠纪的植被,已具有极其清晰的分带性。 晚石炭纪的三个比较明显的植物带: 中生代中期: 西伯利亚、远东和日本是以银杏、松柏类与蕨类共生的北温带林为主要面貌,它向北分布到北极诸岛,如斯匹次卑尔根地区,反映当时气候的温和湿润; 纬度较低的南欧、亚洲中南部及东南部,则以苏铁类为主,以苏铁类与蕨类共生为特点,松柏、银杏则占较小比例,这反映出热带或亚热带的生长环境。 早第三纪——第四纪大冰期前: 在西欧、东欧南部,亚洲东南部以及美洲中南部墨西哥湾一带,植物群以热带、亚热带的常绿林为主,生长有橡林、棕榈林、红杉、紫杉、蕨类、竹类等。 在北极地区、北欧和北美、北亚地区,植物群则以落叶林为主,其中主要成分是山毛榉、白桦、白杨、赤杨等。 晚第三纪: 随着山脉的隆起,亚洲气候有变干冷的趋势,北部的温带林逐渐向南扩展,在热带植物区中逐渐出现了温带的植物成分,热带林的北界逐渐向南退缩,介于热带和温带之间原来表现很微弱的干燥带,有明显扩大,开始形成了荒漠带、半荒漠带、草原带和森林草原带。 第四纪: 随着冰川的多次进退,植物群也多次进退,愈近北极地区,植物区系愈分歧,愈年轻;南亚、东南亚则至今保留着许多晚第三纪的植物特色,如银杏、水杉等,被称为“活化石”。 木本植物减少和草本植物增加,也是大冰期里植被发展的一个特征,例如中亚、南欧,第四纪以来,草原进一步扩大,占领了原来在第三纪曾经是森林的地方。 目前的亚寒带针叶林带以及北极地区最年轻的苔原植被,也都是在第四纪后半期才形成的。 第四纪气候上出现几次干湿交替的变化,在后期的干旱阶段才形成了沙漠。 (三)对自然带演化意义的认识 (1)自然带的发现者是俄国自然地理学家和土壤学家B. B. 道库恰耶夫,早在1898年他就论证了自然地理现象的地带性规律,指出:“由于地球离太阳所处的一定位置,由于地球的自转公转及其球体的形状,使气候、植物及动物在地表上的分布,皆按着一定严密的顺序由北向南有规律地排列着,因而将地球分为若干带——极地带、温带、亚热带、赤道带等”,从而创立了自然带学说。 (2)自然带是由岩石地形、气象气候、陆地水、植被、土壤和动物界等组成的复杂的自然综合体。其中,岩石地形和气象气候是其两大基本组成要素,二者相互作用、相互联系,共同决定植被、土壤和动物界的类型组成及其内涵。植被类型则真实地反映了自然带的外貌特征,成为自然带的明显标志。 (3)自然事的发现与划分,具有极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4)自然带的演化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十分密切。 二、全球陆地自然带 根据地理景观的差异,可以把全球划分为12个自然带: 热带雨林带 热带稀树草原带 热带荒漠带 热带季风林带 亚热带荒漠草原带 亚热带森林带 热带雨林带: 分布于赤道带的湿润大陆地区和岛屿上,如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非洲的刚果盆地和东南亚的岛屿。 特征 ——树种繁多,乔木高大,常绿浓密,林冠排列多层,林内藤本植物纵横交错,附生植物随处可见。 ——动物以鸟类和猿猴目为活跃。 ——土壤为红色风化壳上发育的砖红壤。 热带稀树草原带: 分布上与热带雨林带南、北相连,在非洲和南美洲广泛分布,而在澳大利亚、中美和亚洲的相应地带则仅为局部分布。 特征: ——由禾本科高草植物构成,并零星地分布着成片乔木或独株乔木,它们具有能储藏大量水分的旱生构造;季相非常明显。 ——善于疾驰的食草动物、食肉动物。 ——土壤中进行着腐殖质、氮和灰分养料元素的积聚,形成红棕色土。 热带荒漠带 分布:北非的撒哈拉、西南亚的阿拉伯半岛、北美洲西南部、澳大利亚的中西部、南非等地区。 植被贫乏,有大片无植被的地区,植物以稀疏的旱生灌木和少数草本植物以及一些雨后生长的短生植物为主。 动物的种类和数量都很贫乏 成土过程进行得十分微弱,形成荒漠土。 热带稀树草原带和热带荒漠

文档评论(0)

lifuping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