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历史必修3《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课件.pptVIP

人民版历史必修3《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睁眼看世界” 迈出了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的第一步。 有哪些核心因素推动了维新运动的 深入发展?---看图思考 社会因素:甲午战争失败,《马关条约》的签订加剧了民族危机。 经济政治: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促使19世纪末民族资产阶级的形成。 思想文化:维新思想的兴起与发展。 三、民主共和 “睁眼看世界” (地主阶级抵抗派) 洋务运动 (地主阶级洋务派) 维新变法 (资产阶级维新派) 民主共和 (资产阶级革命派) 民主和科学 民主:指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和民主制度。 科学:主要指自然科学,也包括社会科学。 一战期间中国政治 思想领域出现的进步潮流 民主共和。 (护国运动、反对张勋复辟、护法运动。) 实业救国。 (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发展,出现著名的实业家。) 民主科学。 (新文化运动。) 社会主义。 (李大钊宣传马克思主义。) 近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三派主要力 量在反封建和学习西方问题上的特点 维新派:反对君主专制,学习西方兴民权设国会,走君主立宪的道路; 革命派:反对封建统治,主张实行西方民主共和国方案; 激进派:矛头直指封建正统思想,主张学习西方的民主、科学。 小结:新文化运动 一、马克思主义开始传入中国 1. 初步认识: (1)开始传入的条件: ①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队伍的,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力; ②新文化运动为各种思潮的传入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③知识分子探索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爱国心 (2)、代表人物: ①梁启超(资产阶级改良派):较早介绍马克思主义,并称马克思是社会主义的鼻祖 ②朱执信(资产阶级革命派):介绍马克思及其学说。 ③无政府主义者:也曾介绍马克思的学说和思想。 (3)、宣传的特点: 阶级和历史的局限性导致他们不能科学认识马克思主义。 2.系统介绍: ⑴原因: ①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的影响,马克思主义成为强大的社会思潮,新文化运动的方向和性质发生变化; ②对资本主义失望的知识分子急切寻求改造中国的新出路 ⑵李大钊号召走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 1918年11月,李大钊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号召中国人民向十月革命学习,为在中国实现“劳工社会”而奋斗。    民主主义劳工主义既然占了胜利,今后世界的人人都成了庶民,也就都成了工人。我们对于这等世界的新潮流,应该有几个觉悟:第一,须知一个新生命的诞生,必经一番苦痛,必冒许多危险……第二,须知这种潮流,是只能迎,不可拒的。 ……一九一七年的俄国革命,是20世纪中世界革命的先声。 ……第四,须知今后的世界,变成劳工的世界。我们应该用此潮流为使一切人人变成工人的机会,不该用此潮流为使一切人人变成强盗的机会。凡是不做工吃干饭的人,都是强盗。 ……我们要想在世界上当一个庶民,应该在世界上当一个工人。诸位呀!快去工作呵!         ——李大钊《庶民的胜利》 思考: 1、“民主主义劳工主义”、“占了胜利”是指什么?“这种潮流”又是指什么? 二、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1、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的原因: 马克思主义是在与其他各种思潮的斗争过程中得到广泛传播的,论战是其最主要的途径。 2、工读互助团的实践及其失败: (1)实践:1919年12月成立,幻想通过知识分子做工和帮助劳动者求学的办法,改造社会,实现“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理想社会;1920年初失败。 (2)失败原因:一是因为经济上入不敷者出,二是因为内部意见不合和热情减退,但最根本是因为缺乏存在的社会条件。 (3)影响:使许多青年认识到改良主义的道路在中国行不通,于是开始接受科学社会主义,客观上使马克思主义得到更进一步传播。 3、三次论战及其意义: ⑴问题与主义之争——围绕“要不要从根本上解决中国问题”等分歧,李大钊和胡适展开讨论。 论战的实质,要不要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问题。“问题与主义之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过程中出现的第一次论战,是社会革命论与社会改良主义的论战,它标志着新文化运动内部马克思主义者与改良主义者分裂的开始。 (2)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和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展开论战——围绕“要不要建立‘老农专政’的国家”等问题,展开关于社会主义问题的讨论。 (3)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与无政府主义者的争论——围绕“要不要建立一个有组织有纪律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政党”展开讨论。 (4)意义: 论战坚定了早期马克思主义着的信念,扩大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阵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影响得到进一步扩大。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1由学术思想向社会改造思想的转变: 2.扩大宣传,做好建党的理论准备: (1)建立共产主义小组,进一步扩大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2)深入工人群众,进行宣传组织工作,促进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的结合。 3.意义: (1)为

文档评论(0)

advs72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