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新课程 “探究--研讨”教学法实例刍议.doc

初中数学新课程 “探究--研讨”教学法实例刍议.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初中数学新课程 “探究--研讨”教学法实例刍议

初中数学新课程 “探究--研讨”教学法实例刍议 [摘要]: 教学效率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运用好的教学法。本文通过在数学观察课中,运用 “探究--研讨”教学法的实例,提出了教师对“探究--研讨”教学法的认识要深刻;教师对数学观察课的特点要掌握;教师要创造性地开展课堂教学改革。从而总结出一条高效率有特色的经验。 [关键词]: 初中、数学、 “探究----研讨”教学法、实例 我们知道,以解决教学任务为目的,在教学原则指导下,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共同活动的方法,称之为教学方法。教学效率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运用好的教学法。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湘教版 2017,《数学》七年级上册《探究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尝试探究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并能运用代数式进行描述;(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猜测----验证”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应用数学的意识,并使学生体会到与他人交流合作解决问题的重要性;(情感与态度)体验到数学活动充满探究性、创造性、严谨性和趣味性,认识到数学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品尝数学的趣味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如何运用“探究----研讨”教学法来实现这个教学目标呢? 1、教师对“探究----研讨”教学法的认识要深刻 “探究----研讨”教学法是美国哈佛大学兰本达教授1985年提出的。“探究----研讨”教学法注重协同效应,它强调让学生独立地研究问题,以学生为主体,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它特别强调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应用过程。《探究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这堂初中数学新课程观察课。教学重点是探究具体问题中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的流程、技巧和方法。教学的难点是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建立数学模型(用代数式表示数量关系或变化规律)。课前老师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精心制定研究项目及其所需要的各项材料,并在这个基础上写好教案。课堂上教师主要是观察学生的探究,倾听他们的意见,不轻易地肯定什么或否定什么,不用言语或表情去干扰学生的思考。在学生发言时,教师注意发现矛盾,引导他们开展讨论或争论,必要时教师可做些适当的启发,从而使其研究更加深入。要上好数学观察课,教师从编写教案到实施教学都要尽量体现这一特点。 2、教师对数学观察课的特点要掌握 观察是人们认识和了解事物的基本途径之一。数学观察课的教学,教师要精心制定研究项目及其所需要的各项材料。必不可少的供给学生研究的材料。有的课主要是调动学生的视觉感官去认识、了解自然事物的外部及内部的特点,从而归纳出自然事物的本质属性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完成对自然事物的完整的认识过程,有的课主要是指导学生运用一定文字数据和材料进行操作,以帮助学生获取直接知识,形成一定的技能和技巧。总之,数学观察课在启迪青少年的数学思维方面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既要培养学生观察、设计、思维、动手动脑等各方面的能力,又要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教师要创造性地开展课堂教学改革 运用 “探究--研讨”教学法,上数学观察课,其课堂教学过程一般分为“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探究研讨,建立模型----求解反思,扩展运用”。也可以称为“教学步骤三段式”。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教师利用学生想看、想做、想知道的心理设计一个蕴含着所要研究的问题的实践活动,创设一种问题情境,使学生主动自觉地进入到这个问题中来,迅速成为整个认识活动的主体。 例如;上《探究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这一课,教师可先做折纸游戏。拿一张长方形的纸对折 1次,就变为2层纸;对折2次,则变为4层纸;教师向学生提问:对折3次呢?对折4次呢?对折次呢?(变成2层纸)接下来师生再回首“童年的儿歌”,朗诵: 1只青蛙1张嘴,2只眼睛4条腿,扑通1声跳下水; 2只青蛙2张嘴,4只眼睛8条腿,扑通2声跳下水; 3只青蛙3张嘴,6只眼睛12条腿扑通3声跳下水; 教师又向学生提问: 4只青蛙呢?只青蛙呢?(只青蛙张嘴,2只眼睛4条腿,扑通声跳下水) 通过折纸游戏和儿歌朗诵,我们发现,在我们的身边,在生活中,原来有很多事情蕴含着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这个时候,教师出示课题《探究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 探究研讨,建立模型 学生只要沿着 “观察----比较----猜想----验证”的探究线索,注重同学之间的研讨与合作,就能发现问题中隐藏的变化规律,并用代数式表示。例如:《探究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这一课的问题情境创设之后,接着就可以让学生自己观察火柴棒摆出的一组图形,找出问题的答案。学生观察、比较发现摆1 daily

文档评论(0)

a888118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