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审视标题,捕捉意象,构建术语
——古代诗歌鉴赏题解题技巧管见
江苏省灌云高级中学 焦庆康(222200)
关键词:诗歌鉴赏 标题 意象 术语
古代诗歌鉴赏在高考中历来是失分较多的一种题型,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或不注意审题,答非所问;或不懂解题技巧,信笔所至;或用语不规范,泛泛而谈却不着边际……如何提高诗歌鉴赏题的得分率,方法可能很多,我想仅从标题、意象、术语三个方面谈几点粗浅的看法,并借此就教于各位专家同行。
一、审视标题,推敲诗歌意旨。
看人先看头,赏诗先赏题,题目即文章的额头,富含诸多信息,如时间、地点、人物、时间、诗人的心情、诗歌的意境以及诗歌的类型等,有不少诗歌考题的设置,是和该诗的题目有关,研读诗题,往往能从中得到提示性的暗示,据此可大致推断出作品的范畴和作者的写作用意。下面试从几个方面作一分析。
1、怀古诗,凡标题中点出古迹或在古迹(或古人)前冠以“怀古”、“咏怀”或“咏”等字眼的,多为此类。这类诗歌或表像古代英雄那样建功立业之志,抒对古人的缅怀之情;或发昔盛今衰之感慨,暗含对现实的不满甚或批判,多借古讽今。如陶渊明的《咏荆轲》、杜甫的《咏怀古迹》、杜牧的《赤壁》、王安石的《桂枝香·金陵怀古》等。
2、咏物诗,多以某一物象为题或在物象前冠之以“咏”或“题”。此类诗歌的特点是咏物言志,借所咏之物表达自己的志向或品质,因此对咏物诗的分析,要注意物我合一的分析和理解,比较出物和我的相同点。这类诗歌比较典型的如贺知章的《咏柳》、骆宾王的《在狱咏蝉》、黄巢的《题菊花》、1994年全国考题所选诗歌元稹的《菊花》以及2002年京皖春季高考试题所选诗歌虞世南的《蝉》。
3、山水田园诗,多以田园风景入题。这类诗歌的特点是融情入景,情景交融,或绘山川美景,抒发喜爱之情,表达不同流俗之志;或写田园生活,寄寓闲适情调,表现朴素的人情美。代表性的诗篇有李白的《望天门山》、王维的《山居秋暝》以及孟浩然的《过故人庄》。
4、送别诗,标题中多有“送”或“别”等标志。这类诗歌或发抒“黯然消魂”的依恋与伤感,基调多低沉哀惋;或寄托诚挚的安慰与祝愿,感情多旷达刚健。前者如2001年高考所选诗歌《赋得暮雨送李胄》以及大家所熟知的《送元二使安西》,后者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和高适的《别董大》。
5、边塞诗,题目中多出现“塞”、“塞上”“塞下”“出塞”、“征”“征人”“军”“从军”等字眼,另外,唐代诗人还常用《凉州词》、《少年行》、《关山月》、《从军行》等乐府旧题创作诗歌,内容也多反映边塞生活。这类诗歌多表达建功立业的豪情或壮志未酬的郁闷,如杨炯的《从军行》、王昌龄的《出塞》;也有抒发征人远戍的感慨(或思乡,或责怨)的,如王之涣的《凉州词》、李益的《从军北征》及2004年江苏考题所选的柳中庸的《征人怨》。
6、行旅诗,从《旅夜抒怀》(杜甫)、《商山早行》(温庭筠)、《宿建德江》(孟浩然)等标题不难得到相关的语言暗示。这类诗主要表现行旅之人旅途的寂寞艰辛以及对家乡或亲人的思念之情。
7、有些诗歌的语言含蓄蕴藉,仅从诗歌内容表面很难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只待读了诗题,方觉茅塞顿开。如朱熹的《观书有感》,初读内容,觉得像写景抒情,结合标题去玩味,才知此诗实是一首富含理趣的哲理诗;再如朱庆馀的《近试上张水部》,仅看内容,你会觉得这是一首很漂亮的写新嫁娘的诗,不读标题,你怎么也想不到它是一首渴求他人荐举的干谒诗。
8、有的诗歌标题除了能点明作品的内容范畴,还能从中察知作品的情感主旨。如诗题中的“怨、愤、哀、哭、喜、思、忆、赠、答、别”等字眼,实乃点睛之笔,具有鲜明的暗示作用。如《征人怨》、《书愤》、《静夜思》、《哭晁卿衡》、《春夜喜雨》等,观其标题,便不难推知其情感和内容。
综上所述,引导学生认真揣摩诗歌题目,可以帮助学生推知作品的内容范畴,有利于较快的把握作品的主旨。
二、捕捉意象,领会诗歌意境。
意象,就是诗歌中倾注了诗人的思想与诗人主观感情的生动鲜明的形象,它是作者寄情山水、抒怀言志的凭借与依据。因此领会诗歌意境必须从把握诗歌的意象入手,并由此展开联想,进而理解作品的内容及思想感情。在我国古典诗歌中,有许多意象具有相对稳定的感情色彩和象征意义,诗人们往往用它们表现相似或相通的感情,于是看到了某个意象,人们便会想到它要传达什么情感,表达什么主旨。2004年高考江苏卷第16题古诗阅读题选了唐人柳中庸的《征人怨》,其第(1)题就是一道典型的通过意象来推测诗歌内容及感情的考题。而这类具有特殊意义的意象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古典诗歌中俯拾即是,下面笔者只就其中的一部分作一说明。
⑴柳就是经常入诗的一个特殊意象,因“柳”、“留”谐音,古人就有折柳赠别的习俗,进入诗中多用以抒发惜别留恋之情,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柳永的《雨霖铃》即是此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