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小学语文 专题二 第一讲 下
专题二: 教学内容的选择
一、理想状态的描述
1.围绕目标,容量适度。
如果我们仔细阅读教学文本,会发现它的教育因素十分丰富,但我们的教学时间却是有限的,所以对教学内容必须有所取舍。教师对教材的使用和取舍是对教材的二度开发,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凝聚着教师的学识和智慧。
取舍的标准,宏观的来说是课程标准的年段目标,对照年段目标,我们知道该教什么,不该教什么;具体的来说是我们设定的整篇课文的目标和课时目标。根据目标决定取舍,有的内容尽管好,但与教学目标不符,要下决心舍去。
一节课的容量是必须考虑的因素。多了教不完,势必“蜻蜓点水”;少了又太单薄,时间没有充分利用。目前的情况主要是偏多,追求一节课的“完整效果”,结果不是拖堂,就是浮光掠影。
2.点面结合,以少胜多。
课堂上较多见的是“推土机”——只有浅表层面的推进,较少见到“打桩机”——抓住一点深入开掘。“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一节课选的点不宜过多,贵在以少胜多。
选什么“点”大有讲究。要选择兼具人文内涵和语言因素两方面都有教育价值的语料,至少也是在某一方面有价值的语料。这种语料一般是语段,至少也应是句子,避免孤立地抓几个词语。选取的“点”不一样,教学效果差别就很大。
下面我们来看一个案例。有一篇课文《寓言两则》,选了两个寓言,一个是《揠苗助长》,另一个是《守株待兔》。这两个寓言我们大家都很熟悉,我在听课的时候发现,两位老师教这两个寓言,他们选的点不一样。教《揠苗助长》的那个老师,他选的点是那个农夫怎么到田里去拔禾苗,把禾苗一根一根往上拔。让孩子反复读这几句话,然后想象,这么热的天,顶着太阳,他要到田里边把禾苗一根一根拔起来,这个农夫拔苗的辛苦。在这里展开想象,对体会《揠苗助长》的这个故事的寓意有多大的意义呢?我觉得意义不是很大。因为《揠苗助长》这个故事,重要的不是花了很大的力气去拔苗,而最重要的是虽然做了这么多事因为他做错了,最后这些禾苗都死了,这才是寓意的所在。让孩子花大量的时间去想象,这个农夫是怎么拔苗的,意思就不大。所以这个点就选得不是太好。另一位老师教《守株待兔》,让孩子想象的一个点,是这个农夫守在树下,天天等兔子来。他等了一天兔子不来,这个农夫会怎么想,怎么做。孩子说,他坐在树下,等啊等啊,兔子就是不来。他又想,兔子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来了,我还是等着吧。回头看看,田里的禾苗一棵一棵都荒芜了,但是他还是不去种田,还是坐在那儿想等兔子撞上来。让孩子在这个地方发挥想象,就比较有意义。这个农夫,他老是在做那些不切实际的幻想,在等待那种不太可能再来的偶然的机会,正是这个寓言的寓意所在。从这两个案例的对比中我们可以看到,课堂上选哪一个点来进行教学,效果会大不一样。
我们来看两个例子。柳宗元的《江雪》是这样写的: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学习这首诗,很多孩子会提出问题:这么冷的天,鸟都飞走了,路上也都没有人了,这个老翁为什么还在江上钓鱼?这个问题孩子们会有多种答案。我在一次听课的时候听到,有的孩子认为,这个老人大概是家里太穷了,吃了上顿没下顿,这么冷的天,他还得出来钓鱼;有的孩子认为,这个老人大概是个钓鱼迷,他最大的兴趣就是钓鱼,不管刮风下雪,他还是要来钓鱼;也有的孩子觉得,这个老人大概是喜欢清静,越是雪大,越是别人不来,老人就可以独享一份清静……在学生那么多假设的基础上,老师拿出了柳宗元写这首诗的背景介绍:柳宗元参加王叔文集团的革新,失败后被贬官湖南永州。他在永州感到孤苦寂寞,但是又不愿意跟跟那些贪官同流合污,借这首诗寄托自己清高、孤傲的思想情感。当老师把柳宗元被贬永州写这首诗的背景介绍给学生后,学生恍然大悟,原来柳宗元是借“孤舟蓑笠翁”寄托自己清高孤傲的思想感情。学这首诗,引进柳宗元这样简单的一个介绍是必要的。
同样是古诗,有的背景介绍就没有必要。王安石的《泊船瓜州》,有两个非常有名的句子,就是“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我听到有位老师介绍王安石的一个背景,讲了这样一段话:这首诗是王安石第二次出任宰相的时候,从离开南京的家北上,到江苏镇江的时候写的。王安石第一次做宰相,他推行变法失败了,最后被罢了官,现在第二次又要去做宰相,他的前途会怎样呢?有可能改革成功,所以王安石此去踌躇满志;也有可能推行变法,再次失败,前途未卜,所以王安石此去忧心忡忡。老师要求学生先用踌躇满志的心情读这两句,再用前途未卜的心情来读这两句,弄小学生一头雾水,不知道究竟该怎么读。王安石第二次做宰相的介绍,对这首诗来说是不必要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表达了一种人类千古不变的思乡之情,完全不需要涉及王安石的政治生涯。从这个案例当中可以看出,究竟要不要引用课外资源,我们需要慎重考虑,并非多多益善。
二、对你有用的建议
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