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纪念韩镜清先生.pptVIP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韩镜清先生的因明典籍翻译事业 1912~2003 陈那著作(22种,著名的有8部) 《集量论》(韩1977年译。同时还译了胜自在慧的注释,1989年还译出陈那自己的现量品注) 《因相轮》(1980年译) 《观三时颂》(1980年译) 《观所缘缘论释》(1989年译) 《入瑜伽论》(1973年译【1992年译法自在的《入瑜伽论教授》】) 法称著作 《解能量论》(1980年译) 《正理滴点论》(1980年译,81、89年各校订过一次。1989年还译了胜自在慧的《滴论广释》) 《诤论正理论》(1980年译) 《抉择能量论》(1981年译) 《观相属颂并论》(1980年译) 《因相滴论》(1980年译,此手稿目录中有,但我手边没有) 《成他相续论》(1980年译) 为自比量与为他比量 为自比量是推理(论证)【“推理”不严格,“论证”严格】 为他比量是解说 推理(论证)与解说的区别: 这车现在开不动,因为好几个人都试过了。(推理【论证】) 这车开不动,因为没有加油。(解说) 现在出版过的 成唯识论疏翼 包括《决择能量论》、《成他相续论》、《观相属颂》、《因相轮决择》、《观三时颂》 包括《入瑜伽论》、《入瑜伽论教授》、《转有论》、《诤“论正理”论》、《正理滴点论》、《解能量论》。 包括《辨法法性论(一稿)》、《辨法法性论(二稿)》、《辨中边论释》。 我做过的 正理滴点论广释(《因明》2、《寒山寺佛学第五辑)【这是注释】 《因相抉择论》(《灵山海会》23期、《藏外佛教文献》第十辑) 《入瑜伽论》(《灵山海会》24期、《藏外佛教文献》第十六辑【同时附了《入瑜伽论教授》】) 《观三时颂》(《灵山海会》26期) 《正理滴点论解》(宗教文化出版社) 《抉择能量论》(已经翻成文字,在《藏外佛教文献》第十四辑了,现正在解释) 《诤论正理论》(已经翻成文字了,题解还没有写好) 我看过韩老的论文 《净影八识义述》。现代佛教学术丛刊第26册/article-89662-1.html 《大小乘身表业异解》。写于1937年,发表于1941年第2期《齐鲁月刊》/Article/CJFDTotal-QLXK194102010.htm 《略谈唯识学》。 1930年5月/f?kz=152525053 《三性与唯识》。1941年8月《佛学月刊》/wumin/2009/04/06560647428.html 《补足汉传本瑜伽师地论两段缺文》。登在1984年《燕园论学集》里 《唯识学的两次译传》。登在1994年《佛学研究》/a/fxyj/199403/p-15.htm及 1995年第3期《法源》,为1994年国际玄奘学术研讨会论文 《汉译藏译梵典比较》。1999年第3期《甘露》/qikan/ganlu/1999/1999.3/199903f06.htm 《唯识学的第三次译传》。/wumin/2009/04/00191569066.html 声常住论 即真的观念是常住的,如马的声响处,不论何时何地,都一定是有马的动物,决不是指的其他不同的动物,此於‘马的声与马有必然关系’故。其意思是说:马这动物,并不是指的每一马,而是指在马的概念,有其常住不变的,所以声常住论的意思,亦即是观念常住论。此派如此主张,因以正流婆罗门的血统为任,加以吠陀的‘绝对神圣’观念为据,所以就取常住论为论理的基础。依彼,吠陀以集合本有的观念有独自,且亦能启示其自体,因此可说,声的常住论即是观念常住论,更具体说,就是吠陀常住论。 ——(《佛教因明学概论》17-18) * 《集量论》(吕澂1928节译、法尊1981编译略解) 《因明正理门论》(玄奘) 《取因假设论》(义净译) 《观总相论颂》(义净译) 《因轮论》(吕澂译) 《观三世论》 《掌中论》(义净译,真谛叫它解拳论) 《观所缘缘论》(观境论,玄奘,真谛译) 《释量论》(法尊译编) 《正理滴点论》(杨化群、王森、剧宗林、李润生等) 《诤正理论》 《量决择论》 《观相属论》 《因一滴论》 《成他相续论》等 1998年出版,中间有《正理滴点论》 2002年高雄弥勒讲堂印 *

文档评论(0)

jtxs87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