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高三历史模拟试题分类汇编中外历史人物评说.docVIP

江苏省高三历史模拟试题分类汇编中外历史人物评说.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第二单元 东西方的先哲 柏拉图 1.(2012届南京二模·25)(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论语》 材料二 除非哲学家就是王,或者这个世界上的王和君主都具有哲学的精神和力量,使政治的伟大和智慧合而为一,并把那些只追求两者之一而不顾另一的平庸的人们驱逐到一旁去;否则城邦就绝不会免于灾难而得到安宁……而且,我相信就连全人类也不会得到安宁,……唯有到了那时候,我们的这个国家才有获得生命并见到天日的可能。 ——《柏拉图全集》第二卷 材料三 柏拉图认为有五种政体形式:贵族政体、荣誉政体、寡头政体、民主政体和专制政体。……他的理想国家是贵族政体,在其中,体现为哲学王的理性要素居于至高无上的地位,而人们的理性也控制着他们的欲望。柏拉图强调,这种政体虽然只是个理想,但却是一个值得追求的很有意义的目标。“对一个国家来说,贵族政体是模范政体,因为在这个政体形式中我们发现了所有阶级之间的那种正当的从属关系”。 ——(美)斯通普夫《西方哲学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归纳孔子的治国主张,其思想有何进步意义?(2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柏拉图提出哲学家与国王应“合而为一”的原因。(2分) (3)根据材料二、三,概括柏拉图认可的模范政体的主要特点。(3分)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和柏拉图两人治国主张的相同之处。分别指出两者的观点在当时无法实现的原因。(3分) 参考答案:(10分) (1)主张:德治(或为政以德、仁)。(1分) 意义: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1分) (2)原因:使政治具有智慧与力量;使国家(人类)实现安宁。(2分) (3)特点:依靠哲学王的智慧管理国家;强调人的理性;所有阶级之间各守本分,各司其职。(3分) (4)相同:都主张贤人治理国家(或都强调道德在政治中的作用)。(1分) 原因:孔子的主张不适合诸侯争霸的需要;柏拉图的理想国主张不符合当时现实政治的需要。(2分,只答两者的观点都不符合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给1分)。 解析:本题考查孔子、柏拉图。 (1)据材料中“德”等知识回答“主张”,回忆儒家思想的影响回答“意义”。 (2)从材料二中柏拉图对哲学王的认识角度分析回答。 (3)比较两则材料中对贵族政体的认识等知识回答。 (4)比较材料信息可知,孔子和柏拉图都强调了道德的作用。联系二人所处的时代特征分析“原因”。 亚里士多德 1.(2012年苏北四市摸底·25)(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道(治理)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足食,足兵,民信之矣。”“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论语》 材料二 城邦以正义为原则。由正义衍生的礼法,可凭以判断(人间的)是非曲直,正义恰正是树立社会秩序的基础。要使事物合于正义(公平),须有毫无偏私的权衡;法律恰恰正是这样一个中道的权衡。法治应该包含两重含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订良好的法律。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归纳孔子的治国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孔子主张没有被当时统治者采纳的主要原因。(4分) (2)据材料二,概括亚里士多德建立有序社会的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他提出这些主张的政治背景。(5分)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应怎样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1分) 解析:本题考查孔子和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主张。第一问考查孔子的治国主张,把握“仁”、“德治”,结合当时诸侯争霸的局势可知其不适合时代的需要。第二问把握材料二中的“正义”、“法律”等即可,背景则可结合亚里士多德的老师苏格拉底之死把握雅典民主制的弊端和城邦制的衰败。第三问结合二位思想家的主张和当今社会主义建设即可。 参考答案: (1)取信于民;爱护百姓;节俭财物;无夺农时;实行德治。(任3点3分)不适用于当时的诸侯争霸形势。(1分) (2)制定法律;实施法治;追求正义(公平)。(3分)城邦制衰落;民主政治的弊端。(2分) (3)法治与德治并举。(1分)2.(10分)(1)据材料一与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西塞罗这一观点的理解。(2分) (2)据材料二归纳柏拉图的哲学思想,并指出“哲学家”在柏拉图政治思想中的重要地位。(4分) (3)据材料由。(4分)(1)理解:苏格拉底对人性本身的研究,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

文档评论(0)

tdqm80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