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设计数学课堂教学的高潮.doc

浅谈如何设计数学课堂教学的高潮.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见招拆招,借力打力 —设计数学课堂教学的高潮 数学课堂教学中,无论复习、导入、提问、质疑、讨论、训练等都呈现为信息“传递、接受”的往复循环,呈现为注意力的集中、凝定、迁移、推进,思维的发散、收敛的不断变化优秀的课堂教学程序犹如戏剧演出,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波澜起伏。这样,能够刺激学生大脑皮层兴奋,使学生智力活动活跃,催促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使之越学越有劲,越学越聪明。如果缺少课堂教学高潮,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将难以突破,课堂气氛也将难以调动,教师在设计教学艺术高潮中应找准时机,或设在重点难点处,或设在疑问丛生处。对此,我尝试过以下几种方式辩论式这就使得教师和学生在民主自由的课堂气氛,尽情地徜徉于知识的海洋里而备感振奋,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苏霍姆林斯基思想好比火星:一颗火星会点燃另一颗火星。一个深思熟虑的教师和班主任,总是力求在集体中创造一种共同热爱科学和渴求知识的气氛,使智力兴趣成为一些线索,以其真挚的、复杂的关系——即思想的相互关系把一个个的学生连接在一起。悬念式悬念式在心理学上是指人们急切期待的心理状态,一个好的教师,是一个懂得心理学和教育学的人。有意避而不讲,引而不发,使学生进入“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急切状态。精彩而成功的悬念能给教学带来无穷的韵味,引导式我在教“圆”这个概念时。一开头就问学生:“车轮是什么形状”,同学们笑着回答“圆形”。又问“为什么车轮要做成圆形呢?难道不能做成别的形状?比方说,做成三角形、四边形等?”同学们被逗乐了,纷纷回答:“不能!它们无法滚动!”再问:“那就做成这样的形状吧!(教师出示硬纸剪的一个椭圆)行吗”?同学们大笑起来:“这样一来,车子前进时就会一忽儿高,一忽儿低,人坐在车上会感觉很颠簸!”我进一步发问:“为什么做成圆形(教师出示一个硬纸剪的圆)就不会一忽儿高,一忽儿低呢?”学生议论纷纷,最后终于找到答案:因为圆形的车轮上的点到轴心的距离是相等的。至此,自然地引出圆的定义。应变式我在讲授“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时,让学生举出乘法交换律的例子。一名学生故意举×0=×1作例,另一名学生附和说:“×30=×30”。我先是一怔,然后认识到这是理解加法交换律的特殊表现。当即表扬了这两位学生。这一难得的“故意”打开了学生思维的闸门,小数、整数、各类数字的例子举了一大串。有一位学生说:“我举一个例子,ab=ba”。“好”!我故意追问一句“你是怎么想到的呢?”这位学生满有把握地说:“用数字举例子是举不完的,用字母表示就全部包括进去了。还可以把‘乘以’二字省略不说不写”。学生都投以羡慕的目光。当时我若以“调皮”看待这两名学生,不予理睬,将会窒息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机智。而适时地因势利导,把教学不断引向深入,才出现了这一课堂教学高潮。

文档评论(0)

imby0eybk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