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雨辋川庄作新城道中教案.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河北武邑中学课堂教学设计 备课人 授课时间 课 题 《积雨辋川庄作》 《新城道中(其一)》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1、简单了解作家生平、作品风格和创造背景。2、领悟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分析两诗的艺术表现手法。 过程与方法 1、熟读诗歌,疏通大意。2、整体感知诗歌感情基调,感受诗人情感。3、把握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领略感受诗人的不同风格 重点 学会“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鉴赏方法。 难点 1、赏析诗歌情景交融的方法。2、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教 学 设 计 教 学 内 容 教学环节与活动设计 (一)检旧知: (二)《积雨辋川庄作》 一、作者介绍:王维 王维(701-761),字摩诘,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官至尚书右丞,原籍祁(今山西祁县),迁至蒲州(今山西永济),崇信佛教,晚年居于蓝田辋川别墅。擅画人物、丛竹、山水。苏轼评价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他是唐代山水田园派的代表。 二、题解: 辋川庄,在今陕西蓝田终南山中,是王维隐居之地。在这首七律中,诗人把自己幽雅清淡的禅寂生活与辋川恬静优美的田园风光结合起来描写,创造了一个物我相惬、情景交融的意境。 三、整体把握 学生自由朗读诗歌,注意两个问题:标出诗歌中难于理解的字词。对诗歌的内容进行整体把握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久雨不停,林野潮湿烟火难生; 烧好饭菜,送给村东耕耘的人。?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水田广漠,一行白鹭掠空而飞; 夏日浓荫,传来黄鹂宛啭啼声。?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山中养性,观赏朝槿晨开晚谢; 松下素食,和露折葵不沾荤腥。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村夫野老,与世无争无人猜忌; 海鸥疑心,为何不信飞舞不停。 答案点拨:? “迟”字用得最好,在诗中是“迟缓”之意。 久雨不停。丛林上面静谧宁和,炊烟袅袅升起。? 诗人视野所及,先写空林烟火,一个“迟”字,既写出了阴雨天炊烟缓缓升起之状,也写出了诗人心中闲散安逸的情怀。再写农家早炊、饷田以至田头野餐,展现一系列人物的活动画面,秩序井然而富有生活气息,农家村妇田夫怡然自得之情跃然纸上。(1)倒装:白鹭翩翩起舞,黄鹂婉啭啼唱。 (2)色彩对比,: 辋川之夏,百鸟飞鸣,诗人只选了形态和习性迥然不同的黄鹂、白鹭,联系着它们各自的背景加以描绘:雪白的白鹭,金黄的黄鹂,在视觉上自有色彩浓淡的差异;诗中有画白鹭飞行,黄鹂鸣啭,一则取动态,一则取声音;漠漠,形容水田广布,视野苍茫;阴阴,描状夏木茂密,境界幽深。两种景象互相映衬,互相配合,把积雨天气的辋川山野写得画意盎然。所谓“诗中有画”,这便是很好的例证。 译诗:野老是诗人自谓。诗人快慰地宣称:我早已去机心,绝俗念,随缘任遇,于人无碍,与世无争了,还有谁会无端地猜忌我呢?庶几乎可以免除尘世烦恼,悠悠然耽于山林之乐了。 用典?:化用典故而不着痕迹。 争席罢:。《庄子?杂篇?寓言》载:杨朱去从老子学道,路上旅舍主人欢迎他,客人都给他让座;学成归来,旅客们却不再让座,而与他“争席”,说明杨朱已得自然之道,与人们没有隔膜了。指自己要隐退山林,与世无争。 “海鸥”句:《列子?黄帝篇》载,古时海上有好鸥者,每日到海上从鸥鸟游。其父曰:“吾闻鸥鸟皆从汝游,汝取来,吾玩之。”海上有人与鸥鸟相亲近,互不猜疑。一天,父亲要他把海鸥捉回家来,他又到海滨时,海鸥便飞得远远的,心术不正破坏了他和海鸥的亲密关系。明日再往海上,鸥鸟飞舞而不下。这里借海鸥喻人事. 此二典都充满了老庄色彩,一正用,一反用,两相结合,抒写诗人澹泊自然的心境,而这种心境,正是上联所写“清斋”“习静”的结果。学生自由朗读诗歌,注意两个问题:标出诗歌中难于理解的字词。对诗歌的内容进行整体把握 1、提问:“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作者为什么不直道天气的由阴转晴,却要说吹断了檐间连绵雨声呢? 提示:诗人正打算到山里去,阴雨连绵的天气就突然放晴了。“东风”成了善解人意的知己,“我”要进山,东风马上吹散阴霾,为进山创造了条件,使“我”心想事成。一方面是有隐曲委婉表达之妙。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诗人准备进山,急切期盼天晴。所以对檐间没完没了的“积雨”声特别厌烦,特别敏感。所以,雨一停,他首先感到的是檐间滴雨声被“吹断”了。 2、提问:试着描绘此诗句“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的意境。 提示:岭上积聚了晴云,好象披上了絮帽;树头初升起了太阳,好象挂上了铜钲。 3、提问:第二、第三两联写景各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写景的角度有什么不同? 提示:比喻,以“披絮帽(戴棉絮制成的帽子)”与“挂铜钲(挂铜盘)”分别比喻“岭上晴云”与“树头初日”。拟人,在沐浴了一场春雨之后,“

文档评论(0)

vheedg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