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文艺评论和随笔教材分析张雅君 (2).doc

第三单元:文艺评论和随笔教材分析张雅君 (2).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单元:文艺评论和随笔 单元教学目标: 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 2、抓住关键词句,筛选信息,理清思路。 3、学习分析和论说文学作品,尝试对自己熟悉的作品进行分析和评说。 4、学习本单元文章的语言,学习借鉴文章的写法。 单元教学重点: 1、筛选信息,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 2、揣摩关键语句,深入理解文章内容。 单元教学难点:理解材料和观点之间的关系,读懂文章。 课时安排:3课时 咬文嚼字 朱光潜 教学要点: 1、筛选信息,准确理解咬文嚼字、字的联想意义、套板反应等重要概念的含义。 2、体会作者关于咬文嚼字的实例,理解所举实例和观点之间的关系,理清层次。 3、学习咬文嚼字的方法,从课文内容和写法上获得一些启示。 4、培养阅读、写作要“刻苦自励,推陈出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精练相吻合”的谨严精神。 教学过程: 筛选整合信息,理解重要概念: 1、标题“咬文嚼字”有哪些含义?在本文中,这个成语应该怎样理解?(用文中原话回答) 咬文嚼字的字典义: ①过分地斟酌字句(多指死抠字眼而不领会精神实质) 。 ②形容卖弄才学。 ③形容强词夺理或狡辩。 文中含义: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什么叫字的直指意义、字的联想意义?筛选整合文中信息回答。 字的直指意义是固定的,偏于类型的,易于控制。 字的联想意义是游离的,偏于个性的,不易控制。它可以使意蕴丰富,也可以使意思含糊甚至支离。 什么叫套板反应?(用文中原话回答) 一件事物发生时立即使你联想到一些套语滥调,而你也就安于套语滥调,毫不斟酌地使用它们,并且自鸣得意。这就是近代文艺心理学家们所说的“套板反应”。 筛选整合信息,理清层次关系: 1、快速浏览全文,找出作者在阐释咬文嚼字时运用的材料。 ①演员替郭沫若改台词: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 ②郭沫若改台词:你有革命家的风度→你这革命家的风度 ③《水浒传》里石秀骂梁中书“你这与奴才做奴才的奴才!” 杨雄醉骂潘巧云“你这贱人!你这淫妇!你这你这大虫口里倒涎!你这你这……” ④《红楼梦》里茗烟骂金荣“你是个好小子,出来动一动你茗大爷!” ⑤王若虚改《史记》“李广射虎” ⑥韩愈帮贾岛斟酌诗句 ⑦“烟”字的直指意义和联想意义 ⑧《惠山烹小龙团》三、四两句的剖析 ⑨“柳腰桃面”等套语的评述 2、阅读文章1-5段,筛选整合出相关信息: ⑴“这”和“是”用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有什么区别? ①你是:单纯叙述。你这:坚决判断 ②你这:感情强烈,极端憎恶。 ③你是:假定语气,讽刺意味。 ⑵王若虚改《史记》“李广射虎”,自认为改得简洁,作者的评价是什么? 远不如原文:“见草中石,以为虎”并非“见草中有虎”。原文“视之,石也”有发现错误而惊讶的意味,改为“既知其为石”便失去这种意味。原文“终不能复入石矣”有失望而放弃地很斩截的意味,改为“终不能入”便觉索然无味。 ⑶推敲的故事历来被传为佳话,朱光潜先生怎样认识? 推:鲁莽,孤僧步月归寺,自掩自推,寂静无声,冷寂的场合。 敲:拘礼,僧人月夜访友,有人应门,剥啄有声,热闹的场合。 问题不在“推”字和“敲”字哪一个比较恰当,而在哪一种境界是他当时所要说的而且与全诗调和的。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 3、作者借用以上材料想要说明什么道理?和课文要论述的“咬文嚼字”有什么关系?是否累赘啰嗦?请简要说明。 文字和思想情感有密切关系。这是在谈为什么要咬文嚼字。不啰嗦。三组事例,三种类型,三层意思。一说明句式不同,意味不同,情感不同;二说明繁简不同,意味不同,情感不同;三说明字眼不同,意境不同,情感不同。 4、文章的第六段列举了大量与“烟”相关的诗句,并对苏东坡《惠山烹小龙团》的三、四两句进行了剖析,想说明什么? 善用字的联想意义含糊而意蕴丰富。 5、文章第七段对“柳腰桃面”等套语的评述,引用了一系列例子,想说明什么?(用文中原话回答) 联想意义也最易误用而生流弊。 6、以上两段中的例子和课文要论述的“咬文嚼字”有什么关系? 表面上是在讲“字的联想意义”,从正反两方面说明“无论是阅读或是写作,字的难处在意义的确定与控制”,实际上是在谈为什么要咬文嚼字。 7、理顺文章结构: ⑴什么是“咬文嚼字”? 但是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⑵为什么要“咬文嚼字”? ①文字和思想情感密切相关 ②用字的难处在意义的确定与控制 ⑶怎样才能做到“咬文嚼字”? ①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 ②刻苦自励,推陈翻新,避免套板反应 学习本文,我们可以从内容和写法上获得哪些启发? ①读书、作文,有时连一个字眼都不能轻易放过;就连郭沫若那样的文学家,在用词

文档评论(0)

imby0eybk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