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六朝时期对公文写作主体的批评综论
第37卷第1期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1月
V01.37No.1 OFHENANNORMAL
JoURNAL UNIVERSITY Jan.2010
汉魏六朝时期对公文写作主体的批评综论
侯迎华
(华东政法大学人文学院,上海201620)
摘要:汉魏六朝时期对公文写作主体的批评主要体现在对主体才性气质的批评、对主体道德修养的批评以及对
主体职业修养的批评上。尤其是对主体职业修养的批评,是对公文主体不同于文学主体所需的特殊的才能、品德
的认识。
关键词:汉魏六朝;公文;写作主体;才性气质;道德修养;职业修养
中图分类号:12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一2359(2010)01—0198—04
作者简介:侯迎华(1973一),女,河南新乡人,华东政法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
汉魏六朝时期对公文写作主体的批评主要体现在对主 气与作品风格的关系。比如其《典论·论文》称“孔融体气高
体才性气质的批评、对主体道德修养的批评以及对主体职业 妙[2]”,孔融是当时的公文写作大家,据《孔融集校注》载其
修养的批评上。尤其是对主体职业修养的批评,是批评家们 诗八首,文四十五篇,其中公文占三十八篇,其余七篇也为
对公文主体不同于文学主体所需的特殊的才能、品德的认 论、铭等实用文。可见孔融长于公文,刘勰即说“孔融气盛于
识。 为笔”[3]钉9,并称其《荐祢衡表》“气扬采飞…C]205。曹丕虽未
一、对公文写作主体的才性气质的批评 像称赞陈琳、阮璃那样直接提及孔融的公文作品,但从孔融
刘明今在《方法论》中说:“中国古代文论产生的契机有 集中占绝大部分的是公文作品来看,曹丕的“体气高妙”是针
二:一是因观风俗、识美刺,而促成教化论批评;另一便是人 对孔融的公文而言的。曹丕论“气”,历来学者都认为,用于
物品藻,因品藻人物而关注其才性,关注其体现才性的文学, 作家指其气质、情性,用于作品指文中的感情气势、感情力
以至品赏文学之美,由此形成以才性论为中心的文学批 量。所以曹丕的“高妙”指孔融为人正直认真、刚正不阿、大
评。叽以说的虽然是文学批评,但在公文批评中,对公文写作 胆自负的个性;性格的趋于激烈,反映到公文作品上便形成
主体才性气质的批评,同样占据了重要的位置。公文批评中 强烈的创作激情。所以曹丕的“文气”说,首先指出作家先天
对主体才性气质的批评主要包括曹丕的“文气”说和刘勰的 具有一定的气质、个性、禀赋,其次指出作家的气质、个性、禀
“才、气、学、习”说等。 赋,也即。气”,与作品风格有密切的关系。
(一)营丕“文气”说 (二)刘勰“才、气、学、习”说
“文气”说是对主体才性气质批评的一个核心命题,来自 刘勰《体性》篇将单纯的气丰富为才能、气质、学养与习
曹丕《典论·论文》t 染,即“才有庸俊,气有刚柔,学有浅深,习有雅郑:并情性所
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譬诸 铄,陶染所凝蚍3]25‘。而才,气、学、习这四者,又约略可分为
音乐,曲度虽均。节奏同检,至于引气不齐,巧拙有素,虽 才气和学习这两大类,因为才、气为“情性所铄”,乃先天的禀
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2]“ 赋,学、习为“陶染所凝”,乃后天的熏习。刘勰所论“气”与曹
曹丕所说的“气”,是指作家先天的气质、个性、禀赋。每个人 丕之“气”一致,指作者的个性气质。刘勰之“才”指才能,但
先天的气质、个性、祟赋不相同,这属于天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