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记叙文阅读
(一)阅读《最美人瑞这样走来》,完成第15-17题。(共15分)
15.本文作者记录不同时期杨绛先生的若干往事,展现了先生的多个侧面的特点,请阅读③-⑨段,填写下面表格。(4分)
时间 事件 杨绛先生的特点 文革之前 会场极少发言 ① 文革之初 ② 坚毅凛然 文革后期 接济青年人 ③ 20世纪80年代 ④ 谦和幽默 答案.①尊重他人(低调谦恭) ②批斗会公然反抗 ③宽容无私 ④评价作者新书(给作者回信)(4分。每个要点1分)
16.结合上下文内容来看,第⑨段画线的语句应如何理解?(4分)
答案:杨绛先生借作者的比喻生发自己的评论,将作者的作品比作珠玉,说其作品很好;把不当的批评比作砖头,鼓励作者自信,体现出了先生的低调谦恭和幽默的特点。(4分。珠玉1分,砖1分,低调谦恭1分,幽默1分)
提示:
词句理解题,有的时候会与赏析题合并对大家进行考察。所以,如果有修辞,先把修辞答出来。例如:我们做过的《母亲》,理解“母亲这个词汇是一件易碎品”的含义。先要对比喻进行分析,再结合文章内容进行理解。如果没有修辞,就结合上下文,对这个词或句进行分析。这类题,相当于问:“文章里为什么这么说?”所以结合语境答出原因是必须的。
总结:1.有修辞,先分析修辞。2.从词语和句子的角度赏析词句的表达效果。3.自问文章为什么这么说,结合语境回答清楚“为什么”就可以了。一般情况下,最后要答上作者的思想感情。
17.这篇文章在写杨绛老人时,笔墨中充满了深沉的情感。作者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请以第⑤段和第⑩段为例作简要分析。(不超过150字)(7分)
答案:第⑤段作者将杨绛先生在文革时,公然反抗造反派批斗,与别人的服服帖帖作对比,突出了她敢于维护自己尊严的勇气,写出了作者的钦佩之情。第⑩段作者将听到杨绛先生的回话与问候比作如夏天喝了冰水那样畅快,表现出先生为人的美,写出了作者在得到这种关怀时的愉悦之情。又如,作者最后联想到再没有“锺书同候”了,暗指可敬的两位老人如今只剩先生一人,表达出一种深深的遗憾之情。(7分。对第⑤段的分析3分,对第⑩段的分析3分,其中内容写法、作用深意、情感各1分,语言表达1分)
提示:
最后一道题,或者分析人物形象,或者领会题目含义和作用,或者分析作者情感,或者领会景物描写及作用。答题的共同点是:结合原文内容(必须的!!!)答题时,遵从一定的顺序。或者从修辞角度,或者从词语角度,或者从人描角度,或者从事情角度,或者从情节结构角度,或者从写作先后顺序角度。
总结:最好先结合题目要求总括一句,然后根据赏析角度按一定顺序分别分析,最后再总结一句。
(二)就为了多看一眼
依娃
15.本文哪些情节体现了母亲对儿女的爱?请简要概括(3分)
答案:(3分) ①为了送“我”,不顾天气炎热,在火车站等了七八个小时;②母亲到远处的小货摊为外孙买矿泉水和方便面;③母亲临别时搂紧外孙,看着女儿(少一点扣1分)
16.理解文中画线语句。(4分)
⑴?段画线句“她常说:‘见一次就少一次了。’”你如何理解母亲常说的这句话?(2分)
答案:⑴(2分)说明母亲的年岁越来越大了,十分珍惜生命中已经不多了的爱子女的时间,体会到母亲对子女的深爱与不舍。(答出两点给2分,答出一点给1分)
⑵?段画线句“一只手里的手胖胖的绵绵的,成天只知道摆积木玩小汽车,人生未始;一只手里的手干枯粗糙,一辈子纳鞋缝衣操劳在灶房里,生命渐末。”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2分)
答案:(2分)感叹岁月的无情,有痛惜母亲的沧桑,有爱儿子的童真;(1分)有中年人承上启下的责任感。(每点1分)
17.这篇文章寄寓了作者对母亲深厚的情感,请结合⑦-?段内容,谈谈作者是如何表达对母亲的情感的。(不超过150字)(7分)
答案:老母亲车站等了七八个小时为多看儿女一眼,作者理解了母亲的这份爱,感动自责之余紧抓住母亲的手;牵着母亲的手排队;临别让儿子紧搂母亲,再让奶奶抱抱;再紧握一次母亲的手;怕母亲难过劝慰母亲;进站时走得很慢,为的是让母亲多看一眼儿女的背影,多感受一下在一起的温情。作者的这些有意所为都体现了对母亲的理解和感恩。(结合文章分析4分,情感分析2分,语言表达1分)
说明文阅读
(一)阅读《北京的门墩》,完成第18-19题。(共7分)
18.仔细阅读文章,说说第①段在文中的作用。(2分)
答案:本段关于门墩的童谣,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并引出文章的说明对象;借助两个问句的内容,引起下文对门墩的具体说明。(共2分。每个要点1分)
提示:第一段作用题,课上已经讲过,回忆课上所讲,参考笔记。注意区分不同文体的答题专有名词。比如说明文,要答“引出文章说明对象”,议论文要答“引出文章中心论点”等。
总结:常用词:列举了……,说明了……,与……呼应,引出下文对……的说明(或议论或论点)
如果是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