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必修二共案.doc

  1.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课 荷塘月色 一、教学目标: 1.学习《荷塘月色》中细腻、传神的语言,体会散文的语言美。 2.掌握《荷塘月色》刻画景物及情景交融的写法,体会其1.揣摩在特定语境中语句的含义。2.体味作品写景语言精练、优美的特点及其表达效果。 三、教学难点: 1.课文情景交融,“景语”“情语”浑然一体。 2.借助关键语句理解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正确认识、评价作品中的“我”。 四、教学活动设计 (一)基本教学任务 1.教师范读文章,诵读时要把握好感情的“度”。本文情感以含蓄为主,“内在”情感比较丰富,应表现出优美的“韵味”,语速宜缓,节奏分明。 2.整体把握文章思路结构,教师引导学生抓住作者欣赏荷塘月色前后心情变化这一线索来分析作品的结构框架。 3.找出直接抒情的语句,对其中有代表性的语句进行分析,让学生体会其内涵。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第三段作者的内心独白“路上只有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塘月色好了” 4.解析第4段,体会散文的语言美。各种分析应适学生理解而定,多加以引导,不能脱离学生实际而强行灌输。重点在于让学生学会在具体语境下提炼关键词,从而提高学生阅读鉴赏能力。 5.初步探究:作者描写了荷塘的哪些景物?这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找出文中描写心理感受的语句,说说作者的情绪随景物的转换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6.深入探究:在《荷塘月色》里,显然有两个世界:朱自清生活于其中的现实世界与自我心灵升华的超越世界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这是朱自清的一个“梦”。说说你对这个“梦”的理解。 7.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的赏析体会。 8.“通感”修辞格在文中的具体运用及作用。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和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通感是一个难点,但也是比较容易讲解的知识点,贵在举例得当。在分析的时候,要结合学生的生活感悟,列举贴切的例子。 (二)完成教学任务的活动方式、途径。 1.学生有感情朗读文章,品味散文语言美。课堂上可小组推荐同学朗读,看哪个小组读得最好。(诵读时要把握好感情的“度”,以含蓄为主,“内在”情感要丰富,表现出优美的“韵味”,语速宜缓,节奏分明。) 2.可以让学生在读完课本后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荷塘的景色,其他同学对比课本,有何异同。 3.学生选取自己最喜欢的语言进行分析。 4.小组合作,结合生活实际,列举“通感”手法的运用。 5.小组内部交流学习体会,让学生进行小结。 (三)练习处理:以《聚焦课堂》和课后练习题为主,各班根据情况适当选择。 第2课 故都的秋 一、教学目标 1.了解郁达夫的思想和创作风格。 2.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培养朗读感悟、品味、揣摩语言的能力。 3.学习以景显情、以情驭景的表现手法。理解本文“主观情”与“客观景”的自然融合,培养学生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 4.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审美能力,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点 1.听读朗读,品味语言。 2.学习情景交融(以景显情、以情驭景情)的表现手法。 3.对比、衬托手法在文中的运用及其在文中的作用。 三 、教学难点 通过语言的品味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尝试在写作中以情驭景,以景显情。 四、教学活动设计 (一)基本教学任务 1. 介绍郁达夫,掌握课文生字词。 2.播放课文朗读(或者教师范读),老师作诵读提示:本文是现代散文史上的名篇,感情浓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诵读宜慢不宜快,认真体会景物描写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当读到作者直接抒怀部分时更要认真感受作者的心意、情怀。 3.熟悉课文,整体感知作者的情感基调。启发学生从文章中抓住重点语句可以感受到作者对故都的秋天的情感。 4.寻找文章的文眼句,掌握“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的来得请,来得静,来得悲凉”在文中提纲挈领、总领全文的作用。循此线索整体把握文章大意。 5. 初步探究:作者选取了哪些景物来表现故都“清、静、悲凉”的秋味?文中写了五幅画面,秋院、秋槐、秋蝉、秋雨、秋果,你觉得哪些地方最能体现这种秋味?请选取你最喜欢的一幅画面,先有感情地朗读,再进行赏析评点。 6.深入探究:作者为什么会歌颂、喜欢“清、静、悲凉”的故都之秋? 7. 以景显情、以情驭景的表现手法的赏析体会。 8.衬托、对比的手法在文中的具体运用及作用。 9.推荐阅读文掌《北平的四季》。 10. 以景显情、以情驭景的表现手法的写作实践。 (二)完成教学任务的活动方式、途径 1. 本文是散文鉴赏的起始课,对后面的散文教学有着领起、示范作用。既要教学生鉴赏课文,又要指导学生学会鉴赏的方法。 2. 由于本文的写作年代离今天较远,学生要充分把握文中的意味可能有些困难,所以应当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启发学生建立知人论世的思想。 3.运用

文档评论(0)

imby0eybk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