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语言的特色及其境界.doc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莊子》語言的特色及其境界 謝 易 真 慈濟技術學院護理系 摘 要 由《莊子》原典資料加以分析、演繹,莊子一書《語言》的特色大致可歸納為:一、大量運用寓言,少直陳其義,論理說教,多設辭假託,以寄情意。二、大量運用意象語言,不作概念的設定與價值的判斷,希望破除「名」與「實」的圈限。三、使用正言若反,反語詭詞的敘述,希望藉由辯證的歷程,能愈接近人生真理的境界。《莊子》的語言,為何具有以上的特色呢?乃因其具體文字背後的形而上指導原則為「言無言」。「言而未嘗言」是《莊子》立文字所欲達成的目的。我們可說「莊子一書語言所欲追求的是『道通為一』的境界」(註1.),《莊子》語言的創造與運用,不只限於語言本身而已,而是對「道」的本身的模仿,故《莊子》雖然不得不使用語言,但力掃語言本身的限制,最高境界是希望隨順眾情,物我交融,達到「與天地並生,與萬物為一」的道通為一的理想境界。 壹、前言 林雲銘在《莊子雜說》中言:「有天地以來,止有此一種至文。絕不許前人開發一字,後人摹倣一字。」可見《莊子》之語言與境界必有發前人所難發,見前人所難見之獨到處,值得後人探討與親自體悟。「在先秦諸子中,莊子的語言可說是最文學、最藝術,最有境界的語言,那是文學、藝術、哲思的高度融合」(註2.)。《莊子》奇特的文意文體,是中華文學的精華,是歐、美印度諸哲學系統中找不到的。因此反覆反芻細嚼《莊子》,等於體會中華傳統的精髓,吾國的哲思大有可貢獻於世界哲學的地方,莊書的宣揚是最適當的出發點之一。「我們也可以大膽地說全部中國思潮結晶於莊書哲思,全部的中國哲學傳統,皆不外乎《莊子》一連串的注解,這不是說《莊子》的語句意象完全被程、朱、陸、王毫無變更地承受下來,乃是說《莊子》的方法論、情緒、思考路徑,隱藏的系統及精銳具體的洞察,都代表前代賢哲的結晶,都在不斷地啟發後代哲思及文學」(註3.)。可見《莊子》的語言及其追求的境界,不但足以代表中國思潮之精華,亦可貢獻棉薄於世界。本文以下的討論,除了一方面扣緊莊子原典,亦參考了近代學者對《莊子》的探索,並參酌部分現代語言哲學的部分理論,希望對《莊子》的語言特色,其語言所欲追求的境界,及兩者相互間的關係,提供深一層面的認識。 貳、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為解決問題的工具,本文嘗試採用理論研究法與文獻研究法作為研究的主要進行方法。以莊子原典資料的收集與近年來相關研究學者專家的意見作為立論的基礎,從以上的文獻資料加以整理、歸納去探索《莊子》語言的特色,並以歸納、演繹作為處理文獻資料的方法,以得到一些事實概念或原理,以這些事實、概念或原理,進一步加以分析、綜合或推論期望能導出《莊子》語言的特色和《莊子》語言的境界。但只是單純採用客觀的分析,很難深刻審視精神境界的義蘊,故本文兼採「統觀的綜合方式」探討主題,所謂「統觀的綜合方式」,乃是超越於一種孤立研究名相、文獻的方法,力主從精神傾向上,而不是文字上、枝節上去領略(註4.)。它並不摒除歸納、演繹、分析或考證的基礎,而是更需要一種理性的直覺與領悟。而對一種觀念邏輯的直接把握。這種把握需在一定程度上游離某些文獻或歷史的表相之外,而朝向傾向性地領悟。傾向性的領悟,不可避免涵蘊某種數據辨認準則以外的領域,那是一種精神的內涵,但也不排除陳述的可能。 參、《莊子》的語言特色 一、大量運用寓言 《莊子》在天下篇對寓言的運用有重要的闡述: 莊周聞其風而悅之,以謬悠之說,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辭,時恣縱而不儻,不以觭見之也。以天下為沈濁,不可與莊語,以卮言為曼衍,以重言為真,以寓言為廣。(天下篇,P1098)(5.註) 「以寓言為廣」,可知《莊子》廣泛運用寓言,司馬遷著莊子列傳言:「其著書十餘萬言,大抵率寓言也。」可見寓言的創造與運用是《莊子》語言的重要特色。且寓言篇曾被王夫之《莊子解卷》認為是莊子內、外、雜篇的序例,寓言篇第一段如即說明,「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卮言日出,和以天倪」寓言的使用占了莊子一書內容的絕大部分。 什麼是寓言呢?《莊子》曰:「寓言十九,藉外論之。親父不為其子媒。親父譽之,不若非其父者也;非吾罪也,人之罪也。」(寓言篇,P948)郭象注:「言出於己,俗多不受,故借外耳。肩吾連叔之類,皆所借者也。」言若稱己,世俗接受者少,故借外論之。簡單的說,即是情意不直接挑明,「寓」即是「寄」,意在此而言寄於彼,借託虛設之人、事、物,以暗示己意。這種語言表達方法,占了《莊子》約十分之九的篇幅。 而重言十七,郭象注:「以其耆艾,故俗共重之,雖使言不借外,猶十信其七。」(寓言篇)俗所共重者,便是年高德重的先賢或宿學。借其口出,以使《莊子》欲說之言為俗所重,便是重言,所謂卮言,「卮」是盛酒的容器,成玄英疏:「夫卮滿則傾,卮空則仰,故以卮器以況至言。而耆艾之談,體多真實,寄之他人,其理深廣,則鴻蒙雲將海若之徒是也。」(天下篇)郭象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sdmlwz1v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