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氧化氮发现的故事.docVIP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氧化氮发现的故事! ???1980年美国药理学家Furchgott以其精妙的实验在Nature上发表论文,指出乙酰胆碱(ACh)的舒血管作用依赖血管内皮释放的某种可扩散物质。随后他们又发现缓激(BK)等多种扩血管物质的作用也是通过类似的机理,并将该物质命名为(血管)内皮舒张因子(EDRF)。1986年他们和美、英的多个实验室相继证实EDRF就是一氧化氮(nitric??oxide,NO),从而首次发现气体分子可在生物体内发挥信号传递作用,开辟了医学研究的一个全新领域。1992年NO被Science评选为“年度分子(molecule?of?the?year)”,同期的Science以醒目的“Just?say?NO”为封面、以“NO?News?is?Good??News”为题发表专论,高度评价了NO的发现及其生物学意义。Furchgott在1996年继获著名的Albert?Lasker医学研究奖后不久,又与在此领域也作出重要贡献的另两位美国药理学家同获199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NO是什么? 对硝基化合物的应用和认识 EDRF的发现 NO是EDRF的确证健康? NO发现给我们的启示 NO是什么? ??十年前人们对此问题的答案是:NO是一种大气污染物,是吸烟、汽车尾气及垃圾燃烧等释放出的有害气体,可破坏臭氧层导致酸雨、甚至致癌,它还曾作为化学毒剂应用于战争。我们现在知道,NO既是气体,也是一个自由基(free??radical),是机体内一种作用广泛而性质独特的信号分子(signaling??molecule):在神经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与传递、血压恒定的维持、免疫系统的宿主防御反应中等方面,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并参与机体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 NO是由细胞内的左型-精氨酸(L-Arg)经一氧化氮合酶(NOS)作用而生成。NO在不同的器官、不同生理或病理状态下可发挥或利或害的双重作用,被称作“双刃剑(double-sided??sword)”:在生理状态下,L-Ang经细胞内原生型NOS(cNOS)途径生成低浓度NO,发挥信号传递、维持血管张力等生理作用;在病理条件下则通过激活诱生型NOS(iNOS)持续产生大量NO,由此途径生成的NO往往表现为细胞(cytotoxic)作用。既往所知的生物信息分子,通常为蛋白及多肽等大分子或结构复杂的单胺类物质,而NO仅由氮和氧两个原子组成,其分子量小于100——它是迄今发现的体内最小、最轻、最简单的信息传递分子。此外,在作用方式上,传统的生物信号分子都是与细胞膜或细胞内特异受体结合,经细胞内特定信号转导途径引起细胞功能变化,而NO在体内则是通过广泛的化学/自由基反应而发挥生物效应。 ???那么,何以如此简单而又广泛分布的NO长期未被发现?其关键原因之一是NO生物半衰期很短(约3-5秒),极易和体内其他自由基等反应而被清除;再者NO这一无机分子也许太简单,而被那些似乎总在寻找更为复杂的生物分子的科学家忽略了。此外,NO性质独特,其作用方式不同于经典生物活性物质或神经递质,如神经系统中NO既不储存于末梢突触囊泡中,也不以胞吐方式释放,而是靠其脂溶性在细胞内、细胞间弋,通过化学/自由基反应发挥作用并灭活。但NO的发现绝非偶然,其客观上被应用和研究的历史实际上已长达一个多世纪。 对硝基化合物的应用和认识 ???早在19世纪70年代,人们就发现有机硝酸酯对缺血性心脏病有良好的治疗作用,但当时并不了解其作用机理。19世纪末,在诺贝尔以研制TNT炸药闻名和发迹的同时,人们惊奇地发现,用于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硝酸甘油(GTN)竟是TNT的主要活性成份,人们对此困惑不已。 ???直到本世纪60年代,科学家发现亚硝胺在体内具有致癌作用,继而开始研究生物体内亚硝酸盐(NO2-)的代谢。发现机体在正常情况下就可产生和排泄NO2-和硝酸盐(NO3-),其中巨噬细胞是体内NO2-来源之一。在此期间,多种硝基类扩血管药物更广泛应用于临床,并成为急性心肌缺血的首选急救药。值得一提的是,早在上世纪末,德国学者Griess就研究和发表NO2-的检测方法,但当时对其与NO的关系并不了解。由于NO2-是NO在水溶液中氧化代谢的终产物而相对稳定,改良的Griess法至今仍是目前实验室间接检测NO含量最简单、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EDRF的发现 ???在药理学实验室里,另有一些科学家,对于看似与NO并无直接关联的乙酰胆碱(ACh)等血管活性物质的作用机理颇感兴趣。1953年Furchgott博士发表了首篇ACh和组胺致兔离体血管条收缩的论文。这与当时公认的给整体动物静注ACh或组胺引起血管舒张效应的观点恰恰相反。但他当时坚持自己的实验重复性良好,且观察无误。并在随后(1955年)发表的“血管平滑肌药理学”综述中提出假设,认为

文档评论(0)

rpv75l0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