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视知觉的基本形式课件.pptVIP

  1. 1、本文档共6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视知觉的基本形式 图形辨识的出发点 杨小彦 对图形的辨识 图形是千差万别的,但千差万别中却有规律可寻。对图形的辨识正是以这规律为基础,否则“辨识”就会成为空话。 对图形的辨识正是格式塔心理学在长期的实验中概括出来的,它构成我们辨识图形的出发点和用图形进行创意与表达的依据。 所谓视知觉,指的就是在辨识当中视觉所呈现的基本特征。所有视觉设计,从根本上来说,也是依据这些特征来进行的。从某种意义来说,设计就是利用这些特征来达到表意目的的一种艺术方式。 图形辨识的八项原则 1,完形原则; 2,简单原则; 3,闭合原则; 4,定势原则; 5,包含原则; 6,类似原则; 7,接近原则; 8,图底原则; 完形原则 完形原则也可以称之为完形趋向或良好完形原则。这是格式塔心理学关于知觉研究的总原则。 这个原则的意思是说,知觉的组织作用总是趋向完善或完形。 也就是说,我们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把一些不完全的图形看成是(知觉)完全的图形,把无意义的图形解读成有意义的图形。 正是因为人的视知觉有这样一种完形功能,对图形的理解才成为可能。 简单原则 如果没有别的因素的干扰或影响,人们在知觉时总是倾向于把看到的对象理解成一个简单的或有规则的图形,而不是相反。这就是知觉当中的简单性原则。 闭合原则 如果我们面对一个不完整的或残缺的图形时,知觉总是倾向把这个图形看成是完整的,并会尽可能地排除掉其中的“残缺”因素。比如,当我们看到一个不封闭的形时,知觉总是倾向于把它看成是“封闭”的完形。这就是闭合原则。 定势原则 定势原则也叫“客观定势原则”,原因是这个原则是“客观”呈现的,而不是人为造成的。 如果我们在观察一些图形时对这些图形形成了某种定势,那么,即使这些图形发生微小的变化(在不改变整体趋势的条件下),我们仍然会以原有的方式去知觉它。 包含原则 这是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发现的一个原则。 如果我们看到的图形是一个复杂的图形,也就是说,如果这个图形中还包含着其它的图形时,一般情况下,我们会看到那个包含着其它图形的图形,而忽略被包含的图形。 也就是说,如果有一个小的图形镶嵌在一个大的图形中,我们就更容易看到大的图形,而看不到小的图形。 军事上的伪装术就是依据这一原则来设计的。 类似原则 类似原则的意思是说,一般情况下人们总是倾向于把一些相类似的图形组合成一个整体,这些相类似的因素包括形状,颜色,结构,肌理等等。 接近原则 这个原则和类似原则相近。 在一个知觉范围内,彼此之间邻近或接近的各个部分总是容易组合起来形成整体。也就是说,图形的成份起是接近,就越有可能被感知成一个整体。不仅视觉如此,在听觉方面也是如此。 图底原则 图底原则指的是图形与它的背景的关系。可以说,图底区分是视知觉观察事物的基本方式。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人的知觉系统的最基本能力是在图形和背景之间作出判断,否则图形辨识无法进行。 至于把什么视为“图”而把什么视为“底”,则要依据对象的组合方式。但不管怎么样,一旦把某物视为“图”,其余部分则一定被视为“底”,以便于让“图”突显出来。 一般来说,视觉图形是由轮廓以及与背景有关的不同亮度或颜色的间隔来决定的,图形和背景的区别越大,图形就越有可能成为知觉的对象。 如果在一个知觉情境中,图形和背景是模棱两可的,知觉就会出现暧昧状况,人们可以用一种方式感知,也可以用另一种方式感知。 平衡与对称 我们的知觉是按照上述的八个原则来观看事物。但是,知觉组织观看时,除了这些原则外,自身还包含了一些潜在的条件,使得世界看起来是这样而不是那样。 其中一个最基本的条件就是平衡和对称。就是说,平衡和对称几乎是我们知觉先天就存在的,并作用于我们的观看。 (弗莱芒地区)扬 凡 爱克 《羔羊的祭礼》 1432年 这是一张表达宗教礼仪的作品,画中布置得井井有条的场面,和所表达的主题是吻合 的。按照“接近原则”,我们很容易就把画中人群分类,从而明了他们在这一场庄严的 祭祀中所扮演的角色。 阎立本《历代帝王图》局部 图底关系非常清晰,原因是没有“底”。 莫朴《清算》 1948年 能否分出图底关系?试试看。 张自嶷 《铜墙铁壁》 1972年 油画 画中的农民形象不再像前面莫朴画的那么“丑陋”了,而是“光辉”了许多。 袁运生《生命的赞歌》局部。1981年。 以装饰手法来区分图底关系。 吕楠《西藏组照》之一 2005年 这幅照片的视觉中心在那?图底关系 是如何构成的? 吕楠《西藏组照》之二 2005 摄影家要表现什么?想想看。 陆元敏《上海》之一 2004 作者要表现什么?图底关系如何看?照片有意义吗?为什么? 这是南都报摄影记者前往河南一个自拍电影的村子所拍的组照中的一张。我们看看记者 想告诉我们什么?图片中的“视觉中心”在哪? 蔡迪之 桂林紧急疏散 1945年 构图上有问题吗?

文档评论(0)

mwk36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