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案: 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 考点1::实践? 1.实践的概念? 2.实践的特点实践认识的20世纪50年代中期,经济学家马寅初经过三年的调查研究发现,中国人口的增长率是每年增长千分之二十二以上,有些地方甚至达到千分之三十,这实在是太高了。如此发展下去,五十年后,中国将有二十六亿人口。由于人多地少,恐怕连吃饭都成问题。于是,他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写成“控制人口与科学研究”一文。然而他的观点在那时却遭到批判。从1962年到1972年,十年里我国累计出生了3亿人。由于人口增长过快,20世纪70年代我国开始大规模提倡计划生育。进入21世纪,我国已成功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由“高出生、高增长”向“低出生、低增长”的历史性转变。 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的? (1)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1分)马寅初经过调查研究,提出我国要实行计划生育,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2分)随着人口形势的发展,实行计划生育的观点由原来受到批判到作为我国的基本国策,表明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2分)我国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证明了计划生育的正确性,说明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2分) (2)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1分)正确的认识促进实践的发展,错误的认识阻碍实践的发展。批判计划生育观点导致人口增长,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成功地控制了人口数量.说明不同的认识对实践具有不同的反作用。(2分) 练习题: 1.恩格斯说:“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说明(  ) 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B.科学技术在实验室不如在实践中发展快 C.一切真知都来源于实践 D.对发展科学有功的主要不是知识分子,而是人民群众 2.宋代庄绰在《养柑蚁》一文中说:“广南可耕之地少,民多种柑橘以图利,常患小虫,损失其实。唯树多蚁,则虫不能生,故园户之家,买蚁于人。遂有收蚁而贩者,用猪羊脬脂其中,张口置蚁穴旁,俟蚁入中,则持之而去,谓之养柑蚁。”老百姓利用蚂蚁治虫说明(  ) ①生产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②正确的认识能够指导实践 ③生产实践的规模受历史条件制约 ④在生产实践中获得的认识都是真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借助虚拟与模型方式设计改造对象的方案,是现代工程设计与施工的重要环节,可以使指导实践的认识(  ) ①经实验室检验而尽可能完善②经实验室检验达到尽善尽美 ③更好地指导实践并经受实践检验④在虚拟环境检验中变成直接现实 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真理的客观性 2.真理的条件性 真理的具体性认识过程? 认识的反复性 【例题】蟾蜍有毒,蟾衣却可入药。某青年农民偶然看到了蟾蜍蜕皮的过程,于是开始了巧获蟾衣的探索。经过反复观察、实验、总结,发现蟾蜍蜕皮是其生长过程的自然现象,一般在黑夜发生,过程很短,然后马上吃掉;还发现蟾蜍的眼睛只对运动的物体敏感。根据这些情况,他发明了通过控制光线等技巧获取蟾衣的方法,走出了低成本、省劳力、不破坏生态平衡且有巨大经济效益的致富道路。巧获蟾衣的过程体现了(  ) ①正确认识的获得需要经过多次反复的认识过程 ②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条件 ③人在自然和社会规律面前是自由的 ④人在自然和社会规律面前是不自由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认识的无限性 (1)实践以人为主体,这意味着实践是人类特有的活动,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 (2)实践不是纯粹的思维活动、认识活动,它是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 (3)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2.正确区分认识的来源与认识的途径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一切真知都来源于实践。无论是直接经验还是间接经验,都是实践的产物。 (2)人们获得认识的途径是多方面的。通过亲身实践获得的认识是直接经验,另外,通过读书等渠道学习他人实践的经验即间接经验,也是人们获得认识的重要途径。一个人的时间、精力是有限的,凡事都亲自获得认识不必要,也是不可能的,因此,实践不是获得认识的唯一途径,要把认识的来源和获得认识的途径区分开来。 3.正确理解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1)任何主观标准都不能检验认识的真理性。个人的认识、权威的观点、多数人的意见不能用来检验认识;同样,被实践证明其科学性的理论,也不能成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科学理论是人们对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因而它可以指导人们的实践获得成功,但人们的实践活动是否获得成功,不能靠理论本身来检验,而要靠实践活动的结果来检验。 (2)客观事物也不能回答认识的正确与否。只有实践,能够把主观和客观联结起来加以对照。指导实践获得成功的认识,是正确认识,是真理性认识;否则是错误认识

文档评论(0)

zefm2pj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