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章:学校的课程结构
第五章:课程结构 1、课程的概念:P214 (理解) 课程就是课堂教学、课外学习以及自学活动的内容纲要和目标体系,是教学和学生各种学习活动的总体规划及进程。 第五章:课程结构 2:课程结构的要素 P215 (识记) 概念: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人们为促进学生的发展而选择的构成课程所必需的经验因素。(课程内容的组成) 经验因素: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 3:我国中小学课程的要素(内容)P217(理解) 要素:认知经验要素;道德经验要素;审美经验要素;健身经验要素 4:课程的结构(学科的分类) P218-219 (1)工具类、知识类、技艺类学科之间的关系 (识记) 工具类学科:语文、数学、外语(50%) 知识类学科:历史、地理、政治、公民、物理、化学、生物等 技艺类学科:体育、艺术、技能等 (2)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与社会活动之间的关系 P219-221(理解) 必修课:所有学生必须修习的课程(识记) 选修课:指那些为了适应学生兴趣爱好和劳动就业的需要而开设的、可供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自由选择修习的课程(识记) 活动课:指兴趣小组、班团活动、课外辅导等。“第三课程” 社会活动课: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国情、了解社会,同时为了培养学生活动能力而安排的走出校门的社会实践活动。 5:课程的基本类型 P221-230 (1)学科课程的概念和特点 P221-223(理解) 概念:又称分科课程。它是根据学校教育目标、教学规律和一定年龄阶段的学生发展水平,分别从各门学科中选择部分内容,组成各种不同的学科,彼此分立地安排它们教学顺序、教学时数和期限。 优点:重视学科的知识的逻辑性、系统性和完整性。有助于学生学习和巩固基础知识,便于教师教授。P222 缺点:不重视相互联系,造成和加深了学科的分离,不利于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实践;更多地关心学习结果,获得现成知识,不关心学习过程、学习方法,不利于学生辩证思想的发展;不重视或忽视学生的兴趣和需要。 (2)相关课程、融合课程、广域课程、核心课程 (弥补;补充)P222-223 相关课程:又称“联络课程”。由具有科际联系的各学科组成的课程。“历史与地理”“历史与社会”“体育与健康”(识记) 融合课程:又称“合科课程”。由若干相关学科组成的新学科。“生物学”(识记) 广域课程:合数门相邻学科内容而形成的综合性课程。如“综合自然科学”“社会研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识记) 核心课程:又称“问题课程”。是以问题为核心,将几门学科结合起来,由一个教师或教师小组连续教学的课程。旨在把独立的学科知识综合起来,并谋求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识记) 6:活动课程概念和特点 P223(理解) 概念:是相对于系统的学科知识而言,侧重于学生直接经验的一种课程形式。它认为课程应是一系列由儿童自己组织的活动,儿童通过活动学习,获得经验,培养兴趣,解决问题,锻炼能力。 活动课程的倡导者:杜威、克伯屈 活动课程的出发点:儿童的兴趣和动机 活动课程的特点:优点是(1)根据兴趣和需要出发,以儿童为中心,改变了学科教学按成人思维出发,压抑学生个性的问题,倡导张扬学生个性,发挥主动性;(2)以活动代替分科教学,从“做”中学习,改变了学习死的间接经验,让学生获得生活中必需的经验或对已有经验改造;(3)强调游戏、活动,所获经验可以与社会相适应;(4)强调教材的内容要注意心理组织,把教学从教的外在重心转移到学的内在重心,促进学习的积极性。 缺点:夸大了儿童的个人经验,忽视了知识本身的逻辑顺序,影响了系统的知识学习,其结果只能使学生学到一些片断、零碎的知识,最终导致教学质量的降低 7: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 P225(理解) (1)概念 显性课程,亦称“正式课程”、“公开课程”、“官方课程”。是指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而正式列入学校教学计划的各门学科,以及有目的、有组织的课程活动。它按照编制的课表实施,是教材编辑、学校实施、学生学习和考核的依据之一。 隐性课程,又称“非正式课程”、“潜在课程”、“隐蔽课程”,与显性课程相对,是指学校通过教育环境(物质的、文化的和社会关系结构的)有意或无意传递给学生的非公开性的教育影响。(杰克森1966年提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