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题 黔之驴1 课型 授课时间 3.31 教学
过程 知识与技能 1、理解文章中说明的道理。 过程与方法 2、整体阅读,理解文章所讽刺的人情事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吸取“驴”的教训,努力增长才干。 重点 分析老虎的心理动作以及认识驴的过程。 难点 理解寓意,得到启示。 方法 朗读法 教具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 导入 同学们在学习的时候,常会遇到一些成语,他们中有不少就来源于我国古代寓言故事。成语“黔驴计穷”就是一例,他来源于我国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短篇寓言《黔之驴》,提到寓言,我们应该比较熟悉了,请一位同学介绍一下寓言的特点?(语言是一种文学体材,它往往用一个饶有趣味的故事来阐明深刻的道理。)
二、 介绍作家作品
三、 整体感知课文 1、点名学生试读 2、正音 黔(qián)??好事者(hào)??
窥(kuī)??慭慭然(yìn)??
骇(hài)??遁(dùn)??噬(shì)??
搏(bó)??狎(xiá)??
跳踉(liáng)??口阚(hǎn) 3、全班齐读
四、 疏通字词 1、质疑 2、字词训练
学生结合预习笔记,交流。
柳宗元(773-819)
柳宗元的散文和韩愈齐名,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著有《柳河东集》。
《黔之驴》是他被贬为永州刺史后所作。是著名讽刺小品《三戒》(另有《临江之麋》、《永某氏之鼠》)中的一篇。讽刺了当时腐败的政治和社会,讽刺了封建剥削阶级丑恶的人情事态。
疏通字词
质疑
字词训练
?船载以入 ( 用船 ) 驴不胜怒,蹄之( 踢 )
初识作者。
落实字词。
五、 朗读课文并复述大意
六、用图示表示课文的情节。
七、小结:归纳阅读古代寓言的方法。
作业:课后搜集已经凝结为成语的古代寓言。
?以为神 ( 神奇的东西 ) 技止此耳( 罢了)
?稍出进之( 渐渐地 ) 至则无用( 却 )
?慭慭然 ( 小心谨慎的样子 )
乃去( 离开 )
?虎大骇,远遁 ( 逃走 )
?以为且噬己也( 将要 ) ( 咬 )
?觉无异能者(特殊的本领 ) ( ……似的 )
?蔽林间窥之( 隐藏 ) ( 偷看 )
培养学生复述的能力。
吃
板书: 戏
识
虎 惧 驴
后记:逐句翻译时可加入分析,非常有益于学生理解。
课题 黔之驴2 课型 授课时间 4.1 教学
过程 知识与技能 1、理解文章中说明的道理。 过程与方法 2、理解文章所讽刺的人情事态并从中收到启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吸取“驴”的教训,努力增长才干。 重点 分析老虎的心理动作以及认识驴的过程。 难点 理解寓意,得到启示。 方法 朗读法 教具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课文大意,这节课,我们来分析文中的两个形象和寓言的寓意。
二、 解读课文 1、课文对驴进行了哪些描写?
2、分析驴的形象特点?
3、课文对虎进行了那些描写?
4、由这些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可看出老虎认识驴经历了一个怎样的过程?表现了老虎怎样的性格?
5、食驴的动作有表现了老虎怎样的性格?
学生复述上节课的内容,以自己的方式复述。
1、问:课文对驴进行了那些描写?
明确:体态:庞然大物;声音:鸣;动作:蹄。传神地写出了驴在“庞然大物”的形体掩盖下的平庸技能。
2、 明确:庞然大物,善于怪叫,蹄踢,装腔作势,借以骇人,是一个虚有其表,实际无能的家伙。
3、问:课文对虎进行了那些描写?
明确:心理描写有:以为神 ;慭慭然,莫相知 ;以为且噬己,甚恐 ;觉无异能者 ;终不敢缚 ;技止此耳。 动作描写有:蔽林间窥之 ;远遁;往来视之,进出前后 ;荡倚冲冒 ; 跳踉大断其喉; 尽其肉。
4、问:由这些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可看出老虎认识驴经历了一个怎样的过程?表现了老虎怎样的性格?食
整体感知。
把握关键词分析。
关键词
三、借助《三戒》之序,理解本文的寓意 ?
“吾恒恶世之人,不知推己之本,而乘物以逞,或依势以干非其类,出技以怒强,窃时以肆暴,然卒迨于祸。有客谈麋、驴、鼠三物,似其类,作三戒。”
——《三戒》序
掌握本文有关文言字词的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