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 * 潜意识模型 网络成瘾的原因可追溯至口唇期 口唇期婴儿通过哺乳得到生理和精神上的满足,并保留了对温暖、关怀安全等母爱美好感觉的怀念与会议,口唇期结束,体验消失,对这种体验渴求被隐藏在潜意识中 考试失败、社交恐惧、失恋等情况下,网络互动性和虚拟性能满足个体不良情绪的释放,从而重新获得一种满足感。 3 网 络 成 瘾 理 论模型 社会—心理—生理模型 社会环境因素:家庭环境,社会生活事件等...... 心理因素 生理因素 3 网 络 成 瘾 理 论模型 Youg诊断法 戴维斯在线认知测量 陈淑慧编制的《中文网络成瘾量表》 网络成瘾的10级诊断法 4 诊 断 标 准 (2)内部因素—心理特点 青少年自身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补偿心理 逃避心理 从众心理 5 现 状 及 成 因 (2)内部因素—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 相关研究表明,网络成瘾者对自己生理特征感到不满意,对自己的学生角色感到不满意,认为自己不是一个好学生 研究:未成瘾与成瘾的对自身的满意度调查 Davis的不适应认知 对自我观念:自我怀疑、低自我功效以及消极自我评价 对世界观念:将特殊变成一般 5 现 状 及 成 因 (2)内部因素—人格特征 Young(1998):网络成瘾者具有抑郁症倾向,他们比非成瘾者更加孤独,更有可能采用上网来获得放松、与人交谈、结实新朋友、寻求感情支持,在网络世界也变得快乐和开放 成瘾者高独立性、敏感性、反应性、支配性、怀疑性和低自我揭露 成瘾者在人格上具有焦虑、孤独、抑郁等特点....... 原因:网络成瘾者的消极人格特征使得他们在现实生活中与他人进行面对面交流时容易受到挫败和失败。而网络的匿名性则使得使用者改变性别、身份、社会地位等等,变成一个完全不同的人 5 现 状 及 成 因 (3)外部因素—家庭因素 家庭客观环境 家庭结构:重组家庭;家庭结构的完整性 家庭经济条件—通过父母的价值观,教育观,以及如何处置金钱等中介变量 家庭主观环境 家庭氛围 父母教养方式 5 现 状 及 成 因 (3)外部因素—学校因素 师生关系 同伴关系 班级中的地位 学习与网络成瘾 课外活动 5 现 状 及 成 因 (1)损害生理健康与大脑功能 ①额叶和扣带回多部位存在结构性萎缩和功能退化,导致其对上网行为的冲动控制出现障碍。 ②海马功能障碍,导致其认知功能特别是工作记忆能力下降。③奖赏中枢功能代偿性增强,可能与其多巴胺系统的功能异常有关。 ④内囊后肢的神经纤维结构较密、活性较高, 可能与其长时间兴奋性操作键盘、鼠标或游戏手柄有关 ——《心理科学进展》贺金波... 6 网 络 成 瘾 的 危 害 (2)现实生活中人际交往能力下降 6 网 络 成 瘾 的 危 害 (3)自我同一性混乱 网上的我 主观的我 网下的我 不同自我的冲突与错位,可能会导致自我认同的失败 6 网 络 成 瘾 的 危 害 (4)道德感的弱化 (5)学习与教育挫折 (6)青少年的犯罪行为 (7)青少年的自杀行为 6 网 络 成 瘾 的 危 害 改变不良的教养方式,调整对孩子过高期望 家长要掌握一定的网络知识,注意对孩子上网的指导与控制 若发现孩子的成瘾倾向,尽早采取措施 7 如 何 预 防—家 庭 开展网络教育 加强网络道德教育 重视责任意识培养 提升自我保护意识 密切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班级氛围 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具体难题 丰富课外活动 7 如 何 预 防—学 校 自我控制方法 原则:让网络成瘾者做自己的主人,自我观察、自己把握自己的心理和行为,转变不适当的看法、观念,形成有效的自我控制和应对问题的方法 基本原理:A(诱因)B(行为)C(结果) 诱因A导致不良行为B,而B产生了C,ABC构成了行为的链条, 行为纠正就要从某个环节入手,改变行为结构,形成新行为 8 如 何 治 疗——行 为 疗 法 自我控制方法 注意点: (1)好习惯的养成最关键的是三周 (2)定制学习计划,充实自己 (3)从易到难,善于反省 (4)亲友监督,学会总结 8 如 何 治 疗——行 为 疗 法 自我控制方法 自我控制步骤: 明确自己的问题行为:如(轻微)不上网就烦躁不安,可将不安作为控制目标 对目标行为进行观察:观察行为发生的时间、地点、诱因和结果,发现其中的规律性 目标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 实施和调整计划 8 如 何 治 疗——行 为 疗 法 自我控制方法 打破行为链条的方法 A行为控制技术:从导致行为的诱因和前提入手,进行行为控制 一是消除消极的自我指导,用积极自我指导替代 二是自我命令,停止这样想 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