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网师年度叙事·2014】六等星——刘会忠年度叙事.doc

【南明网师年度叙事·2014】六等星——刘会忠年度叙事.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南明网师学员2015年度叙事】 也有风雨也有晴 ——六等星2014年度叙事 提交人:六等星 邮箱:1246528029@ 2015年,像偷袭的敌机,不管我是否做好准备,说来就来了。回首2014,虽有缺憾相伴,但这一年却是我从教以来对教育感觉最好的一年。言其最好,并非没有焦虑,相反的,几乎每天我都能感受到自己的有限性,对我而言,教育从来没有神话。我努力做着自己认为对的事情,在愿望与现实的夹缝中试图开出一朵花来,虽说算不上成功,但毕竟看到了教育美好的一面。晨诵时涌现的师生共鸣的感觉,孩子们真切温馨的笑颜,课堂上灵敏的寂静,课件制作过程中的满足,都为我庸常的教育生活不断注入新的动力,让我有勇气继续走下去。教育体制和外面的教育环境是我无法改变的,甚至执教同一班级的老师的教育倾向也是我无法左右的,我只能凭了自己的能力让自己和学生在一起的日子能无愧于心,努力把知识美好的一面展现出来,把每个学生当作“一个人”来看。我承认,自己对梦想的教育还不够坚信和笃定。魏老师说,在公立学校实现理想教育的可能性极低。对此我颇为赞同,有时也会把外部条件的拘囿拿出来消解一下自己的不彻底带来的无能感与卑怯感。 1 每逢岁末,网师学员总要写一写自己的年度叙事。对我而言,年度叙事就像贫农备置的年货,虽然极尽诚心与财力,却难免有几分寒碜。莫说他人,自己读了也不免有看“春晚”后的失落感。此刻我的心境也似去年那般多少有些纠结,好在不用作假,不必为虚张声势再添几分罪感。2013年的年度叙事再次被评为“网师十佳叙事”,自己颇有贩卖水货般的不安。或许是做讲师的缘故吧,我有幸参与了“网师十佳年度叙事”的初选工作,阅读了几十位学员的叙事作品。那些日子真是在与心灵对话。学员们虽然言说风格各异,但多数还算真诚,有几位学员的叙事令人动容。这真印证了那句话——只有活得精彩,才能写得精彩。后来,我以《绿孔雀 银孔雀》为题写了一篇阅读心得,意在说,取教育真经的路虽然艰辛,但因为心中有梦,每一份经历都孕育并培植着美好,这美好终将会汇聚成或大或小的庆典。 14年1月,原本计划好了的,要去参加北京的专业共读,但因为不得已的原因未能成行,深以为憾。共读的书早已准备好了,不能聆听干老师、魏老师的面教,我就自己一点点啃读。那个寒假,《解释学与教育》《精神现象学》两本书占去大半时间。《精神现象学》读得一知半解,倒是《解释学与教育》让我有拨云见日的明朗与快意。原来,一切解读(认知、命名……)必然是基于前见(传统、前概念)的偏见,但也唯有凭借偏见解读(认知、命名)才成为可能。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绝对真理,只有临时性共识。深刻的偏见(就像弗洛伊德的学说)比平庸的真理更能启发人。后来,在“南明讲师团”的一次共读中,江子老师对维果斯基与皮亚杰关于“思维与语言”发展进路的辨析,让我对“深刻的偏见”有了真切的认识。 1月5日,魏老师发来邮件,邀请参与撰写“中国中小学教师基础阅读书目”书评。我从中选了5本,因为有两本与其他参与者有重复,写了以下三本书的书评:《给教师的建议》《教育漫话》和《童话世界与童心世界》。暑假中,又写了五本书的书评,依次是《人的教育》《后现代课程观》《大教学论》《爱弥儿》《教学与发展》。读书、写书评,既充满挑战,又富有趣味。先前时,我只知道凑字数是件痛苦的事情。初入网师时,看到作业要求“字数不少于三千字”,颇有畏惮。不曾想过,真要写少也是很耗心神的。魏老师要求每本书的书评控制在千字以内,这让我好一阵犯愁。要知道,每本书都是经典,要在千字内尽显其精华,判其特点与不足,并做好拓展书目的推荐,并非易事。为了写好书评,我只能先把每本书的内容用万八千字理出个头绪来,在抽取其骨架,进行压缩、调整。不过也好,一本书评写完,对这本书就有了一个从读厚到读薄的过程,比泛泛一读收获要大得多。这个阅读书目,让我受益颇多,今年的专业阅读就是围绕这个书目展开的。 上半年,我第二次担任网师“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学”课程讲师。虽然《给教师的建议》和《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学》读过数遍,仍不敢说了熟于心。为了能让学员和自己都有所收获,照例在寒假中布置了共读,自己也在微博中书写着复读心得。对学员在主题帖中提出的问题我都尽己所能给予回复。因为魏老师对苏氏的教育思想已经梳理得足够清晰详尽,感觉共读时再贴一遍教材内容也没有多大意义,所以在授课时我尽量从学员的问题入手,尽可能解决学员遭遇的困惑。交流之初,我就用魏老师的话告诫大家:“如果没有对教育教学的真正热爱,没有全身心地投入,要理解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学是不可能的。如果阅读的目的,只是从中获取一鳞半爪的教育教学技巧(即所谓的方便之门),那么,不要等到读完本书指南,你就可以合上书了。——它不适合你。 5月25日,应淡墨之约,主持了电影《想飞的钢琴少年》的交流活动。就像童话有不同的母题一样,电影亦然。这部电

文档评论(0)

imby0eybk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