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透过与翻译美学探析《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的两个中译本
透过翻译美学探析《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的两个中译本
尤妮娅 王振红 葛玉清关键词:《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 翻译美学 审美再现一、 引言
阿奎那曾将美界定为“那些使我们感到愉快的东西是美好的”。 [1] 乔伊斯在此界定的基础上将美与真有机结合起来,在《普拉日记》将美进一步阐述为“美是具有审美意识的人所渴望的,这种渴望能在可感觉的事物的最佳关系中得到满足。”[2] 在《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 以下简称《画像》 )中借主人公斯蒂芬?迪达勒斯之口乔伊斯巧妙地对美作了如下阐释“因此可感觉的事物的最佳关系必须符合对艺术理解的必要过程。一旦找到了这些关系你便找到了一般美的特征。阿奎那说……美需要三个条件:完整,和谐与辐射。”在这一美学思想的指导下,经过乔伊斯的巧妙构思,《画像》不仅在外部形式和内部结构上达到了完美的静态平衡,而且获得了艺术上的统一与和谐,具有其独特的美学价值。宋代的田锡说过,“物象不能桎梏于我性,文采不能局限于真,然后绝笔而观,澄神以思,不知文有我欤?我有文欤?”[3] 这种审美心理相对自由关系的写照也就是康德所谓的“自由的游戏”、席勒所谓的“游戏的冲动”。译者如何在这种“自由游戏”和“游戏的冲动”中扮演好其角色,又如何打破语言差异的限制并用带有“自我化特色”的译文将《画像》所蕴含的千姿百态的美准确又不失原味的再现给译语读者呢?
二.乔伊斯及《画像》简介
詹姆士?乔伊斯(James Joyce),1882年2月2日出生于爱尔兰首都都柏林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从小在耶稣教会学校接受天主教教育,中学毕业前思想上开始摆脱宗教信仰的束缚,立志献身文学事业。1920年定居巴黎,专门从事小说创作。作为举世公认的意识流小说的杰出代表和世界文学巨匠,其流传后世的主要经典作品有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1914)、中篇小说《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1916)、长篇小说《尤利西斯》(1922)及《芬尼根的觉醒》(1933)。此外,其抒情诗集《室内乐》(1907)、《每一便士的苹果》(1927)及剧本《流亡者》(1918)也为人们所熟知。
正如哈佛大学教授约翰?V?凯莱赫在他的一篇题为“詹姆斯?乔伊斯的感知世界”的文章中所说:“我还清楚得记得自己二十岁时第一次阅读到迪达勒斯的情景,我感到惊讶,乔伊斯怎么会知道这么多关于我的事情。”《画像》以一种“作家非个人化”的笔调生动地记录了青年艺术家斯蒂芬的成长经历,描写了一个爱尔兰天主教家庭的孩子成长的故事,毫无遮掩地展现出一个从幼年到青年的“自我”。[4] 整篇小说是一幅不受时空限制的全景画,这幅细腻而又色彩斑斓的全景画如海市蜃楼般似真似幻,生动形象的勾勒出小说主人公斯蒂芬?迪达勒斯的成长历程:从幼年的宝贝咕咕,到小学里矮小、瘦弱的学童,到中学里作文竞赛者的获得者,再到大学里攻读文学艺术的大学生,最终认识到爱尔兰社会与他这样的艺术家格格不入,成为一名决意远离他乡、远离爱尔兰并立志要在他那灵魂的作坊里打造自己的名族所不曾有的良心的青年艺术家。
三.《画像》两个中文译本及译者简介
黄雨石,原名黄爱,出生于1919年,原籍湖北省钟祥县。就读于清华大学英文系,后来又在清华大学英文系继续深造,1950年研究生毕业。为钱钟书先生的亲传大弟子,与钱钟书先生共事多年。曾任人民文学出版社外文部编辑,于197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先后在《毛泽东选集》英译委员会和人民文学出版社工作。他译的《画像》于1981年完成,1983年由外国文学出版社出版。这是大陆出版的第一部乔氏作品单行本,也是大陆译介乔伊斯的第一部完整的长篇小说。整个译本译文流畅,文笔清丽,可读性强。遗憾的是黄雨石主要采用了直译,使得这一译本有些侧重于语言层面上的生硬对应,并未将乔伊斯的语言魔力与其笔下主人公如流水般起伏的意识生动地再现于译文中。因此,译文语言很多细节有失准确,略显繁冗,读起来有些空洞,淡然无味,还略带口语化语言的特征,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原作美妙的语言效果。
李靖民,出生于1954年,天津理工大学教授,天津市翻译协会成员。他的研究不仅仅限于翻译理论与实践的研究,还涉及了英美文学领域。他的《画像》译本充分考虑了中文审美效果的影响因素,主要使用了意译,其语言犹如行云流水,简明,生动,高雅,在句法层面上较符合中文读者的语言习惯,巧妙的解决了原作内容及译作语言形式的冲突,成功的再现了《画像》的原文之美。中文读者似乎能在某种程度上品味到乔伊斯在《画像》中采用的诗化的语言,能隐隐约约感觉到那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四.翻译美学基本理论框架
翻译美学是将美学的基本原理用于分析、阐释和解决语际转换中的美学问题并指导翻译研究,其主要研究内容涉及翻译审美主体、翻译审美客体、翻译审美主客体之间的关系以及翻译审美意识系统等。
(一)翻译审美客体与主体
翻译的审美客体,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