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一与人教版 习题 语文第2编3-2资料库
第二编 第三章 第2节
教学大纲规定考查的18个文言虚词用法例释
而
常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劝学》)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
③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②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7.表示因果关系。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
8.表示目的关系。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何
(一)用作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①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唐雎不辱使命》)
②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石钟山记》)
③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齐桓晋文之事》)
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
①子何恃而往?(《为学》)
②客何为者?(《鸿门宴》)
③牛何之?(《齐桓晋文之事》)
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①丞相祠堂何处寻?(《蜀相》)
②阁中帝子今何在?(《滕王阁序》)
(二)用作疑问副词。
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①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世家》)
②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
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①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石壕吏》)
②何敢助妇语(《孔雀东南飞》)
(三)作语助词,相当于“啊”。
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孔雀东南飞》)
复音词:
【何如】【奈何】【若何】表示疑问或反问,译为“怎么样”“怎么办”“为什么”。
①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五人墓碑记》)
②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孟子·梁惠王上》)
③德何如,则可以王矣?(《齐桓晋文之事》)
【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曹操《短歌行》)
【何乃】译为“怎能”
此其兄弟遇诛,不亦宜乎?何乃罪地脉哉?(《史记·蒙恬列传》)
乎
(一)用作语气助词。
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
①儿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
②欲安所归乎?(《赤壁之战》)
2.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①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鸿门宴》)
②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
③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赤壁之战》)
3.表测度或商量语气,可译为“吧”。
①无以,则王乎?(《齐桓晋文之事》)
②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③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涉世家》)
4.用于感叹句或祈使句,可译为“啊”“呀”等。
①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齐桓晋文之事》)
②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离骚》)
③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赤壁赋》)
5.用在句中的停顿处。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
(二)用作介词,相当于“于”,在文中有不同的翻译。
①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岳阳楼记》)(乎:于)
②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捕蛇者说》)(乎:在)
③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前一个“乎”:在;后一个“乎”:比)
④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乎:对)
(三)可作词尾,译为“……的样子”“……地”。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赤壁赋》)
乃
常用作副词。
1.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才”“这才”“就”等。
①断其喉,尽其肉,乃去。(《黔之驴》)
②屈原放逐,乃赋《离骚》。(《报任安书》)
2.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可译为“却”“竟(然)”“反而”等。
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桃花源记》)
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美的专卖店运营手册.doc
-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多边形的面积》导学案 .doc
- (24)--6.6 原子结构 概率密度、电子云、波函数和电子云的空间图像.pdf
- RealityCapture中文教程_必威体育精装版教程【104页】.pdf
- 5.认识身边的数字设备(教学课件)-三年级信息科技全一册(河北大学版2024).pptx
- 野生动物知识竞赛考试题库(汇总600题).pdf VIP
- 《Is this your pencil》PPT精品课件7七年级上册英语人教版.pptx
- 市区燃气管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pdf
- 李晓风-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教材分析和教学设计.ppt
- 液体渗透探伤规范-中英文(03版).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