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玉米免耕精密播种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唐保军 研究员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夏玉米免耕精密播种 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玉米精密播种的概念 玉米精播的发展历程 玉米精播的四种优势 玉米精播的种子质量标准 夏玉米免耕精播限制因素 夏玉米免耕精播关键技术 汇报提纲 一、玉米精密播种的概念 二、玉米精播的发展历程 1、国外 目前在发达国家中,玉米精密播种技术已经形成相当完善的体系,是玉米生产中的常规技术,普遍应用。 播种早就实现了精播,很多种子实现了丸粒化。 图:国外大型机械精播 基本情况 2、国内 国内玉米播种,除西南部分区域采用育苗移栽外,大部分采用穴播,多粒播种。 回顾我国的玉米精播推广史,由正大、奥瑞金、长城通过对豫玉22品种和121精播技术的推广,造就了三个优势种子企业,也成长了一批优势的制种企业。 但豫玉22退出市场后,这一栽培模式就此也同时退出历史舞台;登海先锋进入中国后首先采用了121精播技术推广了登海3号,但最终改为单粒播。 实践证明,121精播技术不适合中国的国情。 二、玉米精播的发展历程 三、玉米精播的四种优势 优势一: 最简便最高产的栽培技术:玉米的高产前提是“七分种、三分管”。 1、密度一次到位,株行距均匀,光合效率高; 2、不间苗不伤根; 3、苗匀、苗齐,易高产。 各地精播苗期长势 苗匀苗齐苗壮一目了然 黄淮夏播区单粒播长势 东北春播区单粒播长势 各地精播苗期长势 苗匀苗齐苗壮一目了然 海南繁殖种子单粒播长势 美国爱荷华州单粒播长势 传统播种方式的劣势苗不匀不齐不壮,浪费资源! 间苗伤根,还增加了劳动量! 定苗定密度,费力费种! 三、玉米精播的四种优势 优势二: 省工、省力、省钱。 精播(或单粒播)省去了很多后续的很多繁重工作,对农民来讲省去了大量工作,省去了大量劳力,最终可以节省投入,更重要的是可以打工挣钱。 间苗工作要投入大量劳力,省出的时间去打工挣钱多好啊! 三、玉米精播的四种优势 优势三: 有利于机械化。集约化、机械化是中国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我国有大量的精播机械生产厂家(厂家名单略,有兴趣者可与笔者联系),但精播机械普及确较缓慢。这主要是由于种植粗放,种子质量水平低造成的。但近期由于一些企业在推广单粒播时配套了气吸式播种机,这一播种机械化进程正在加快。 小麦玉米机械化收获对比 小麦全面实现了机收 玉米机收率不足50% 三、玉米精播的四种优势 优势四: 节省种子。我国常年生产玉米种子面积在三百万亩以上。基本都是生产条件好的区域,如果能够减少制种面积,能节约出大量的优质土地。 四、玉米精播的种子质量标准 玉米精播种子单粒重的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在0.0426和15.98左右、发芽势和发芽率在90%和95%以上、发芽指数在70%等可以作为我国玉米精播的种子质量参考标准。 实现夏玉米免耕机械化精密播种的种子选用1级、2级的单粒播种的种子。 种子芽率、正常成苗率及种子活力的示意图 玉米种子活力的高低是决定种子是否能够精播的关键因素之一。 种子活力(vigor)概念:反映种子在广泛的田间条件下,决定种子迅速整齐出苗及幼苗正常生长的潜力。 不同于生命力(vitality),生命力指生命的有无,与寿命有关。 不同于发芽力(viability),发芽力指在实验室条件下的发芽率。 下图为分级后农大108的芽率图 小粒 大粒 下图为种子未分级造成的大小苗 五、夏玉米免耕精播限制因素 (一)限制因素 1.玉米的种子质量低,不能满足机械化精密播种要求(具体的数字来说明); 2.初夏旱发生频率高造成土壤干旱影响玉米播种(气象资料); 3.麦茬缠绕堵塞播种机造成漏播(高茬播种); 4.播种机手的操作水平低等(人为因素)。 (二)解决方案 1.强化种子工程建设,特别是现代化种子加工设备的研发与应用; 2.加强农田水利工程设施的综合配套; 3.改进麦秸还田机械化作业质量; 4.提高单粒播种机的作业性能; 5.加大新技术培训,扩大新型职业农民队伍。 下表可见,6月上中旬时段内土壤常出现不同程度的旱情 河南省2006-2011年6月上中旬及同期历年平均降雨量(mm) 年份Year 6月上旬 Early June 历年平均降雨量 Rainfall over the years 6月中旬 Middle June 历年平均降雨量 Rainfall over the years 2006 0.2 21.0 8.4 22.1 2007 3.3 21.0 39.2 22.1 2008 7.8 21.0 19.9 22.1 2009 25.3 21.0 27.1 22.1 2010 31.1 21.0 6.8 22.1 2011 2.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