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9种体质类型论治经验.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9 种体质类型论治经验 体质现象是人类生命活动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 它与健康和疾病密切相关。中医体质学认为,体质是指人体生命过程中, 在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质。体质不仅表现为个体差异性, 而且具有群类趋同性, 研究体质分类及其与疾病的相关性, 进而指导临床诊疗, 对于增强治疗的针对性、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王琦教授根据人体不同的特征, 将人群体质分为9种基本类型, 即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瘀血质、气郁质、特禀质。辨体质类型论治, 就是以不同体质类型为研究对象, 对体质特征、发病倾向等加以辨识, 并通过辨体用药, 达到改善体质偏颇、治疗疾病的目的。 辨痰湿质病证并治 体质特征: 痰湿质者多因脾虚失司, 水谷精微运化障碍, 以致湿浊留滞。或为先天遗传, 或为后天过食肥甘以及病后水湿停聚。体质特征表现为形体肥胖, 面色淡黄而暗, 多脂, 口黏, 痰多, 胸闷,身重, 肢体不爽, 苔多滑腻, 脉滑或弦滑。易患消渴、中风、眩晕、胸痹、咳喘、痛风、痰饮等病证。 辨体论治: 治宜健脾利湿, 化痰泄浊。代表方为化痰祛湿方( 王琦经验方) 、参苓白术散、泽泻白术散等。常用药物有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山药、扁豆、薏苡仁、砂仁、莲子肉、陈皮等。痰湿质肥胖者, 可加入升清醒脾之荷叶、佩兰、苍术等; 痰浊阻肺者, 可用三子养亲汤, 方中莱菔子、白芥子、苏子不但化痰肃肺, 且能降脂减肥, 也可加入冬瓜皮, 以助改善痰湿体质; 对水浊内留者可用泽泻、猪苓等。调体要点: ! 配用温化通阳: 湿为阴邪, 其性黏滞, 宜温化通阳, 根据病情需要可酌加桂枝、厚朴、干姜以及仙灵脾、补骨脂等, 但须防温热太过, 水液受灼, 化热生变。2 细察痰瘀互夹: 痰湿黏滞, 阻遏气机, 常致血瘀, 形成痰瘀互夹, 治宜化痰利湿, 兼以活血。3少用甘润之品: 甘酸柔润之药, 亦能滞湿生痰, 应予慎用。日常饮食宜少食肥甘甜腻之品。 病案举例: 患者某, 男, 43 岁, 2003 年11 月12 日初诊。痰湿之体, 面色淡黄, 睡眠欠佳, 梦多, 醒后头目昏沉, 自觉周身困怠不爽, 胸闷, 口中甜黏, 苔黄腻, 脉弦滑。辨为痰湿之体, 有患胸痹之虞, 属痰湿闭阻, 清阳不达之证。治当化痰祛湿, 调体通脉, 拟化痰祛湿方加减。药用泽泻15g, 茯苓15g,炒白术15g, 制苍术10g, 佩兰15g, 荷叶10g, 薏苡仁30g, 冬瓜皮15g, 白芥子10g, 莱菔子10g, 海藻15g。前后加减服用60 余剂, 体态轻松, 自诉已无明显不适。 按: 患者盖因素蕴痰湿之体, 痰湿闭阻, 清阳不达, 久必患为胸痹。其症状出现以体质偏颇为根本原因, 故采用化痰祛湿调体之法。痰湿体质之形成, 多因脾虚湿滞, 痰浊内生。化痰祛湿方为王琦教授自拟方, 功擅健脾渗湿, 化痰行滞, 方中用茯苓、泽泻、冬瓜皮淡渗利湿, 白术、薏苡仁、佩兰、荷叶健脾除湿, 苍术、莱菔子燥湿化痰, 白芥子、海藻祛脂消痰。诸药合用, 层次分明, 上下分消, 内运中州, 痰湿之体得以调整, 从而诸种不适渐除, 体态轻松。 辨湿热质病证并治 体质特征: 湿热质者多湿热蕴结不解, 多由先天禀赋或久居湿地。体质特征表现为面垢油光, 易生痤疮, 常口干、口苦、口臭, 便干、尿赤, 性情多急躁易怒, 舌质红, 苔薄黄或黄腻, 脉数或弦数。易患疮疖、黄疸、热淋、衄血、带下等病证。 辨体论治: 治宜分消湿浊, 清泄伏火。代表方为泻黄散、龙胆泻肝汤、甘露消毒丹等。常用药物有藿香、山栀、石膏、甘草、防风、龙胆草、茵陈、大黄、羌活、苦参、地骨皮、贝母、茯苓、泽泻等。可根据不同表现分别加减: 肺热明显, 易生痤疮者, 可选用枇杷清肺饮, 药如枇杷叶、桑白皮、黄芩、麦冬等; 若易生口疮, 胃火较盛者, 可选用清胃散加减, 药如升麻、黄连、当归、生地黄、丹皮等; 若夏日感受暑热者, 选用六一散加西瓜翠衣, 解暑化湿以调体。 调体要点:1 宣透化湿以散热: 根据“火郁发之”之理, 可于泻火解毒之剂中加用藿香、防风、茵陈、白芷等品, 宣透清化。2 通利化湿以泄热: 根据渗湿于热下之理, 在清热化湿同时佐以通利之白茅根、木通、竹叶、薏苡仁, 使热从下泄。3 慎用辛温助火之品: 湿而有热, 宜苦寒之剂燥之,慎用辛温, 以防助热。宜戒烟限酒,少食辛辣香燥, 常食绿豆、冬瓜汤及瓜果蔬菜,保持大小便通调。 病案举例: 患者某, 男, 39 岁, 2004 年5 月17 日初诊。阴囊潮湿1 年余。自诉2003 年3 月酒后始觉阴囊潮湿, 小便滴溺, 尿分叉, 阴茎根部有刺痛, 采用西药内服及栓剂治疗后效果时好时坏。平素面垢油光, 体形偏胖,

文档评论(0)

e71ah65wn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