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章病原微生物与传染-培训课件.pptVIP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明确几个概念: 病原微生物:能使人和动物致病的微生物。 条件性病原微生物:正常情况下不致病,在某些条件改变的特殊情况下可以致病。 中毒性微生物:由于食入病原微生物或毒素而使动物发病。 非病原微生物:不能使人和动物致病的微生物。 一、病原微生物的致病性与毒力 (一)致病性与毒力的概念 1、致病性 是指一定种类的病原微生物,在一定条件下,能在宿主体内引起传染过程的能力。 2、毒力 一种病原微生物有不同的菌株,它们的致病能力大小是有差异的,这种菌株或毒株的致病力称为毒力.毒力是各个菌株或毒株的群体特征。 (有强毒和弱毒、无毒之分) (二)毒力大小的测定 a.(一)最小致死量(MLD) 能使特定的试验动物于感染后,在一定时限内发生死亡的最小微生物量和毒素量。 b.(二)半数致死量(LD50) 在一定时限内能使半数动物于感染后发生死亡所用之活微生物量或毒素量。 最小感染量(MID) 半数感染量(ID50) (多用实验动物进行) 二、 细菌的致病作用 致病作用来自两方面 致病性:种属特性 毒力:主要包括侵袭力和毒素 (一)侵袭力 (一)侵袭力 指病原菌突破机体的防御屏障,在机体内生长繁殖,蔓延扩散的能力。 侵袭力对机体无直接毒害作用。 侵袭力由病原菌的毒性酶和荚膜构成。 1.细菌的酶 2.荚膜 (二)毒素 1、外毒素 病原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分泌到周围环境中的一种有毒代谢产物。 产生外毒素的细菌种类: 某些G+菌如破伤风、白喉、肉毒、魏氏梭菌等及少数G-菌如志贺氏痢疾杆菌、的N毒,霍乱弧菌的肠毒素等。 外毒素特点: ⑴毒性强,小剂量即可致死易感机体。 ⑵对易感动物组织细胞有高度的特异性,常常选择性地作用于某些组织上或器官,引起特殊的病变。 ⑶外毒素是一种蛋白质。一切破坏蛋白质的因素都有可能使之变性凝固,不耐热60-70℃20min即被破坏或减弱。 ⑷溶于水, ⑸具有抗原性。 ⑹外毒素经0.2-0.5%甲醛处理后可丧失毒性,而仍然保留其抗原性制成类毒素。 2、内毒素 概念: 存在于某些G-菌细胞壁的最外层,是菌体的结构组成部分,在生活状态时不释放出来,只有当菌细胞自溶、死亡或用人工的方法(如反复冻融、加热、长时间碾磨、超声波等),使菌体裂解后,才释放出来,故称内毒素。 内毒素的特点: ⑴毒性低。 ⑵无特异性致病作用对组织器官无选择性。 ⑶内毒素为类脂—多糖—蛋白质复合物,主要成分是脂多糖(简称LPS),故为易被蛋白酶破坏。 ⑷性质稳定,耐热性强,不被100℃1h所破坏。 ⑸ 抗原性弱。 ⑹内毒素经甲醛处理后不能制成类毒素。 外毒素与内毒素性质的主要区别 区别要点 外毒素 内毒素 存在部位 由活细菌产生而释放或分泌到菌体外 为细胞结构成分,菌体溶解后释放 细菌种类 以G+菌多见 以G-菌多见 化学组成 蛋白质 脂多糖 理化特性 不耐热,不稳定,易受氧化剂破坏 耐热,稳定,能被酸水解 毒性作用 强。对组织器官具有高度特异性症状独特 弱。无特异中毒症状 抗原性 强。剌激产生大量抗 弱。 甲醛处理 制成类毒素 不能制成类毒素 三、病毒的致病作用 (一)病毒感染对畜主细胞的直接作用 杀细胞效应 稳定状态的破坏 包涵体的形成 细胞凋亡 基因整合与细胞转化 附(二)病毒感染的免疫病理作用 抗体介导的免疫病理作用 细胞介导的免疫病理作用 免疫抑制作用 第二节 病原菌引起传染的必要件 1、病原菌的毒力与数量 2、易感动物 3、传染途径(侵入门户) 呼吸道传染 消化道传染 皮肤粘膜创伤传染 接触传染 节肢动物传染 4、环境条件 第三节 感染的发生发展和结局 一、感染的来源 内源性 外源性 二、感染的结局 一是机体免疫力将病原微生物消灭,使传染告终,机体获得痊愈,并遗留有或强或弱、或长或短的免疫力。 二是病原菌战胜机体的免疫力,毒害机体,以至造成长期病症,甚至死亡。 三、感染的类型 1、显性传染 概念: 又叫临床感染或传染病,指侵入机体的病原 菌毒力强,数量多,而机体的免疫力薄弱时, 则病原菌在机体内生长繁,产生毒素,以致使 机体组织细胞受到严重损害,生理功能紊乱, 并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称明显传染。 类型:局部传染 全身性传染 局部传染: 病原菌侵入机体后,在一定部位定居繁殖,产生毒性产物,引起局部病理损害的过程。原因为,病原菌毒力不强数量不多,机体的免疫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