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人思维方式与汉字研究 图文
汉字文化与中国人
思维方式研究
中国学
1 汉字的故事
2 中国人的思维方式
造字中体现的中国人的思维方式
汉字字体演变中的中国人的思维方式
一、造字中体现的中国人的思维方式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一个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其产生、发展变化中,很大程度上受到文化因素的影响。
思维方式是一种深层次的文化现象。所以通过文字去探讨这个民族的不同思维方式,在汉字的类型和发展变化中可以窥见中国人的思维方式的变化过程。
中国人传统思维的整体性特点
西方人散式思维方式,强调队组成部分各元素进行细致的具体概念分析。
中国人的整体思维倾向去对对象功能整体把握,对组成部分的元素却要轻视得多。
例:西医和中医的区别。
西医将人体划分为多个系统,并制定相应标准。
中医注重全身的协调,阴阳的平衡。
中国人传统思维的整体性特点
先民重视文字的整体功能特点可以从汉字的造字法“六书”产生先后顺序说明。“四书二用”
象形---指示----会意---形声的发展过程。
这四个阶段表现为整体表意功能的不断超越、替代的过程(革命的过程)。
远取诸物,近取诸身
中国人传统思维的整体性特点
象形:---直观性思维
最古老的一种造字法,就是把实物的外形轮廓勾画出来,文字像实物的形状,以形表意,一看就知道是什么。
强调整体性,“象形之物”。
中国人传统思维的整体性特点
中国人传统思维的整体性特点
汉字追求的不是形似,而是神似,是有力的简化线条,是“理想主义”的表现。
中国人传统思维的直观性意向性思维
指事:
在象形无法满足需要的时候,也就是一些特定抽象事物无法用象形来表达时,指事便出现。
指事一般来说是在原来象形字的基础上增加指事符号,表明所指的抽象部分。由此可见思维方式的意象化发展趋势。已具有了一定的概括性能力,是感性思维的更高层次。
例:木+一=本……
中国人传统思维的直观性意向性思维
中国人传统思维的直观性意向性思维
会意:
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物形体会和起来,表示一个新的,通常是抽象的意义。
会意是为了弥补前两种造字方式的不足而产生的。抽象的意味更浓,造字功能上更强,一直延续的今天也可以使用。
见
見,甲骨文 (目) (人),表示人眼的动作
中国人传统思维的直观性意向性思维
牧、集、逐……
中国人传统思维的对立统一性
形声:90%以上
形声是伴随着对汉字规律的把握基础上的新的造字方法,也表现出了中国人思维方式的由感性到理性的发展。
形声一般表现为一部分表意,一部分表音。
形声字的构成反映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的整体性,善于把握统一事物的对立的两个方面,这是中国人思维和文学作品善于讲求对偶。
文学作品,修辞,骈文……
中国人传统思维的对立统一性
小结
总之,在汉字几千年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储存了大量的上古社会的风俗习惯和认知方式的信息,它们或明或暗的体现了汉字与汉民族的思维相关。
立足于汉字本身,研究其文化性因素,对于了解先民文化和思维特点意义重大。
二、汉字字体演变中的中国人的思维方式
汉字的字形也经历一个不断演化的过程,伴随着社会变迁和经济,技术,政治,文化等各因素的共同作用,汉字大概经历了一下的变化过程。
2-1-1 汉字字体演变 --甲骨文
河南安阳出土的甲骨文,已经是相当成熟完备的文字,非经过一段长时间的发展不可。 距今约3000年。甲骨文是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内容以王室和贵族占卜吉凶为主。
甲骨文体现的思维方式:图画性强、表意性特点。
第一,同一个字写法不定
2-1-1汉字字体演变 --甲骨文之特点
第二,字的繁简不一
1)汉字字体演变 --甲骨文之特点
第三,一些意近的偏旁可互相替代
1)汉字字体演变 --甲骨文之特点
第四,同一个字可以正写、反写、侧写、倒写 。
1)汉字字体演变 --甲骨文之特点
第五,偏旁位置左右上下不分。
1)汉字字体演变 --甲骨文之特点
第六,合体字不少 。
1)汉字字体演变 --甲骨文之特点
金文是铸在青铜器上的文字,铸在青铜器上的文辞称铭文,又因为古人用钟鼎来作为铜器的总名,所以金文又称为钟鼎文。중정문
2-1-2 汉字字体演变--金文
西周后期 毛公鼎及拓片
第一,仍以象形为基础,图画色彩浓厚。
2-1-2 汉字字体演变 –金文之特点
第二,字体肥大厚实,笔划粗壮圆润。
1)汉字字体演变 –金文之特点
第三,结构方整匀称,字体渐趋定型。
2-1-2 汉字字体演变 –金文之特点
篆书分大篆和小篆。大篆以石鼓文为代表;小篆是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由李斯等人收集、整理后的文字。规范化,较大的减少了象形的成分,字形方整、和谐美观,注意整版文字的安排;线条化,改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