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现状》(教师)的调查报告
一、调查对象及方法的确定
1、调查对象:我校数学教师,共25人参与。
2、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法。所采用的问卷是根据“生活化教学”的基本内涵和我校小学数学教学实际而由笔者亲自设计的。(问卷详见附件一)
3、调查内容:本次调查内容主要了解教师对“生活化教学”的了解情况、对“生活化”情境的理解与使用情况和教师对“生活化”教学改革的看法。
二、调查结果
1、教师对“生活化教学”的了解情况
附表1—1 教师对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理解
你对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理解( ) 很了解 了解一些 不了解 3 12% 20 80% 2 8% 2、 对“生活化”情境的理解与使用情况
附表1—2 教师 在教学中采用生活化教学情况
你在教学中采用了生活化的教学吗? ( ) 经常采用 有时采用 很少使用 从未使用 2 8% 18 72% 2 8% 1 4% 附表1—3 数学课生活化教学使用情况
你在( )环节使用生活化教学 引入新课 例题教学 课堂练习 课外作业 21 84% 20 80% 0 0% 0 0% 附表1—4 数学课生活化教学使用情况
你实施生活化教学的最大困难( ) 教学设施不完善 生活化例题偏少 其它 16 64% 8 32% 1 4% 附表1—5 数学课生活化教学使用情况
当遇到纯数学的教学内容时,你( ) 积极创设情境 按书上说的教 随意教 20 80% 4 16% 1 4%
3、教师对“生活化”教学改革的看法
附表1—6 教师对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态度
你对生活化教学的态度是( ) 积极参与 愿意参与 无所谓 不愿使用 12 48% 8 32% 4 16% 1 4% 附表1—7 学校对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态度
你认为学校支持生活化教学实验吗 支持 一般 不支持 25 100% 0 03% 0 0% 附表1—8 教师对学生数学的评价观
你对学生的评价看重( ) 学习成绩(结果) 解题能力 应用性、发展性及数学思想 其它
16 64% 12 48% 6 24% 2 8%
三、分析与思考
1、总体分析
调查的情况显示,总体状况是良好的,特别是教师们对“生活化教学”内涵的理解和使用情况、学校教师参与生活化教学的改革实验的态度与热情等方面都令人满意,实施“生活化教学”或进行“生活化教学”的改革实验是可行的。因为我校对全体教师进行新课标、新理念的培训,其中也多次进行有关“生活化教学”理念的“灌输”,从历次公开观摩教研活动中所上的课来看,都得到了较好的体现,从而,使广大教师对“生活化教学”的内涵有了一定的认识。但“生活化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使用面上不够充分、使用频率不高
2、调查对我们的启示
(1)教师对“生活化教学”的理解还不够深入。88%农村教师对“生活化教学”的了解仅限于“了解一些”的层面。
(2)“生活化教学”使用频率较低。调查显示,虽说约占99%左右的教师有使用过“生活化教学”,但其中“有时使用”所占的比率太高,并有“很少使用”“从未使用”现象,说明目前“生活化教学”“生存状况”并不乐观,要让“生活化教学”成为教师日常教学最常使用的教学方式之一,路还长得很。
(4)“生活化教学”在各个环节中使用不够均衡。调查显示,80%以上的教师只是在引入新课和例题教学中才使用“生活化教学”,特别要引起注意的是在课外作业这一重要环节中没有一位教师使用生活化的作业。这说明教师们只把它作为学习新课前的激趣手段和解答例题的一种辅助手段,没有真正理会“生活化教学”的实质内容。今后在巩固目前使用情况的基础上,还要大力提倡布置生活化和实践性的作业。
(5)对“生活化教学”的困难认识上有偏差。调查显示,绝大多数的教师都认为实施“生活化教学”的最大困难是教学设施不完善。这说明一方面目前对教学设施的投入偏少或不足;另一方面说明教师在实施生活化教学时,能动性与创造性不足。再一个,30%左右的教师认为最大困难是“生活化例题偏少”,这也说明我们的教师在收集生活素材和创造性使用教材上还有较大的不足。
(6) “随意教”背后的忧思。当遇到“纯数学”的教学内容,80%以上的教师都能积极地创设情境,把它转化为一种生活情境进行教学,这一点值得肯定,需要说明的是并不是所有的“纯数学”都要转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