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司马迁《史记》创作与《春秋》系.PDF

论司马迁《史记》创作与《春秋》系.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论司马迁《史记》创作与《春秋》系

论司马迁 史《记》创作与 春《秋》 系 边家珍 提要 :学界对 《史记》与 《春秋》之关系虽有所探讨 ,但从 《春秋》学史的角度来全面考察其对 司马迁 《史记》的影响的,尚不多见 。司马迁效法孔子作 《春秋》,在 《史记》中寄寓王道理想 以及 对历史的价值评判。 《春秋》笔法是 《春秋》的精髓所在,对司马迁创作 《史记》影响甚大;后人对 《史记》的 “破例”颇多微辞,殊不知这正是司马迁对 《春秋》笔法 的继承与发扬。司马迁在思想上 受 《春秋》公羊家的影响,但在 《史记》创作 中又体现出对今文经学的超越 。 关键词 : 司马迁 史记 《春秋》学 作者边家珍,男,1965年 生,文 学博 士,山东大 学文学与新 闻传播学 院教授 。(济 南 250】OO) 司马迁写 《史记》,自言要 “考信于六艺”①,“六艺”即六经。六经之中,司马迁又特别重视 《春秋》。 学界对 《史记》创作与 《春秋 》学的关系虽有探讨,但从 《春秋》学史的角度来全面考察其对司马迁 《史 记》的影响的,尚不多见。兹尝试论之 ,以就正于方家。 一 、 孔子作 《春秋》对司马迁著史动机的影响 从现存文献来看 ,孟子第一次明确地说孑L子 “作 《春秋》”,其后经过儒家后学特别是 《春秋》公羊学 派的阐发 ,完整的孔子作 《春秋》的理论最终形成。孔子为什么要作 《春秋》?孟子讲 :“世衰道微 ,邪说 暴行有作 ,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孔子惧,作 《春秋》。 《春秋》,天子之事也;是故孔子 日: 知‘我者其惟 《春秋》乎 !罪我者其惟 《春秋》乎 !” 孟子认为,《春秋》实非孔子偶然所为,而是 出于对 君臣纲常紊乱现实的巨大而深沉的忧患 、抱着一定的政治用意而作 《春秋》的,这用意不是别的,就是 要正名,就是要恢复西周盛世之礼制,以达于 “王道”之理想,所以说 “春秋,天子之事也”。孟子又说: * 本文为 国家社科基金项 目“汉代散文与经学之关系研究”(13BZW043)及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 “经学与中国古代文学关 系研究”(12RXYB21)的阶段性成果 。 ① 司马迁 :《史记》卷 61,中华书局 ,1982年 ,第 2121页。本文引 《史记 》均见此书。 ② 杨伯峻译注 :《孟子译注》,中华书局,1960年,第 155页。 一 一 87 — 浙江学刊 2014年第 1期 “晋之 《乘》,楚之 《椿杌》,鲁之 《春秋》,一也 :其事则齐桓、晋文,其文则史。孔子 日:其‘义则丘窃取之 矣。”’①这里清楚地说明了孔子 “作 《春秋》”的 “作”字的含义。孔子作 《春秋》,是在 “鲁之 《春秋》”的基 础上加以修订改造 ,不是说原先什么也没有,孔子无 中生有地硬造出一部 《春秋》来。就内容来说,孔 子作的 《春秋》所讲依然是齐桓 、晋文之类的霸业,其文体也与 “鲁之 《春秋》”旧文一样,是一部史书。 不同之处就在于孔子作 《春秋》时把 “义”即政治思想加进去 了。按照儒家后学的说法,孔子在 《春秋》 中寄寓了许多微言大义,由于害怕受到当时诸侯贵族的迫害,所以这些微言大义没有 明确写出来 ,而 是由孔子 口头授给弟子 ,再 由弟子 口口相传,最后在汉代才著于竹 帛,《春秋公羊传 》和 《春秋谷梁传 》 就是以阐释 《春秋》微言大义为名义而出现的。这就使得 “鲁之 《春秋》”与孔子所作之 《春秋》有了本质 的区别 :一个还是与 “晋之 《乘》,楚之 《祷杌》”无甚 区别 的一般史书,一个是借助历史材料来讲政治 的 经典式巨著,孟子的见解无疑是敏锐而准确的。至 《公羊传》,便将未经孔子加工的鲁 《春秋》叫做 “不 修 《春秋》”,以表明经过孔子修过的 《春秋》与 “不修 《春秋》”有本质的不同②。关于孔子 “作 《春秋》”的 意义 ,孟子说:“昔者禹抑洪水而天下平 ,周公兼夷狄、驱猛兽而百姓宁,孔子成 《春秋》而乱臣贼子 惧。”③在孟子看来 ,孔子作 《春秋》为社会树立了合乎西周礼制的王道理想,使 “乱臣贼子”无所逃于诛 责,完全可以与大禹治洪水、周公 “兼夷狄驱猛兽”相提并论。 《公羊传》继承并发展了孟子关于 《春秋》 讲

文档评论(0)

l21532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