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外广告史:招牌广告.docVIP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外广告史 ------招牌广告 韩冰 09广告 招牌广告 前言:通过学习中外广告史,让我学习到了很多知识,这是作为一个广告学专业学生所必须掌握的。学习中,我对中国古代广告史尤为感兴趣,通过课上老师的讲解和课下阅读的一些中国经济史等相关著作,让我对中国广告发展的历史轨迹有了较为明晰的了解。下面是我对招牌广告的一些了解,通过对课本上的学习和课外的资料查找我分别从招牌广告含义、发展及其在各历史时期的主要形式进行了分析。 招牌广告的含义 在我国古代招幌广告,大致可分为幌子和招牌两种基本类型,它主要用于商店的标识。据有学者研究,幌子原为布幔,后扩展到多种可悬挂的实物形式。幌子主要表现经营的商品种类或不同的服务项目,可称之为行业标记(行标)。幌子一般是店铺门悬挂的一些布招。幌子广告主要是悬挂店铺所售商品、实物或模型、图画作为标记特征。 招牌最初也是一种无字的布帘,以后在帘上题写了店铺的名号,继而又以木牌代替布帘,在木牌上题写文字,多用以指示店铺的名称和字号,起店铺标记的作用(店标)。招牌广告有横竖等不同类型,广告上有文有图。用文字写明店铺名称和性质,图画则显示行业性质,如药店画药葫芦,膏药店画膏药,铁铺门前画钳、刀标记,酒店则画李太白像等。 招牌广告的发展 招牌广告是从先秦的悬帜广告发展起来的,唐五代时只是集中于官府统一管理的市场内,至宋代却遍及城乡,都市商店几乎每家都有自己的招牌名称。宋代以前的招牌仅仅是作为店铺的标记而已,似乎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往往直接书写店主的名号,而至明清时代,招牌广告无论从内容或形式上看,都更趋成熟。主要表现在形式更加多样性,内涵更加丰富,取义更加深远。 招牌广告在各历史时期的主要形式 汉代:悬物广告流行于汉代以后,它是店铺在门前悬挂于经营范围有关的物品或习惯性标志,起招牌广告的作用。《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记载,西汉文人司马相如与卓文君“俱之临邛,尽卖其车骑,买一酒舍酤酒,而令文君当垆。”就是在酒店前垒土为垆,安放酒瓮,卖酒的坐在垆边,称为“当垆”。垆即是卖酒的标志。其他店铺也有这样的情景。如中药店的药葫芦,铁匠铺前的锄头镰刀等。《后汉书。方术传》记载:“费长房者,汝南人也。曾为市掾。市中有老翁卖药,悬一壶于肆头,及市罢,辄跳入壶中。市人莫之见,唯长房于楼上睹之,异焉。”?悬壶就是用葫芦作为药铺的标志,高高悬挂在店铺的上空。 唐代:坊市制度崩溃,街市盛行,夜市出现,城市夜生活逐渐丰富。《东京梦华录》描述当时东京的商业活动说:“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要闹去处,通晓不绝”。繁荣的商业区已经完全取消了时间限制,出现了通宵达旦的盛况。在这种经济背景下,灯式广告遂成为唐五代以后酒楼、饭店、茶馆等招幌广告的又一新形式。它一般是在灯笼或灯箱上用文字表明其店铺的性质,如写上“酒楼”、“茶馆”等字样,悬挂在店铺前,夜间点烛放亮,十分引人注目,起到了悬帜广告和招牌广告的作用。 宋代:招牌广告是从悬帜广告发展而来的,自宋代开始流行。最初的招牌被称为幌子的一种。《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中就记载了一家“出着一家招牌,写着璩家装裱古今书画”的装裱铺。宋代招牌广告的使用非常普遍。招牌有横额、竖牌和挂板的多种形式,广告上有文有图,文字写明店铺的名称、性质,图案则显示其行业性质。从《清明上河图》中可以看出,北宋汴京城内十字街口的店铺已广泛的出现了各种横的和竖的招牌。有挂“刘家上色沉檀香”竖标的香药铺;有挂“久住王员外家”招牌的客店等等 明清:明清时期,招牌广告又有所发展。招牌的式样、色彩更为丰富多彩,制做的材料也多种多样,有纸、布、竹、木、皮革、铜、铁、锡等等。朱彝尊《日下旧闻》记载说:北京“正阳门东西街招牌有高三丈余者,泥金杀粉,或以斑竹镶之。又或镂刻金片,白羊,黑驴诸形象,以为标识。酒肆则横匾,连楹;其余,或悬木罂,或悬锡盏,缀以流苏。” 招牌广告的商业文化特点 招牌广告是中国古代商业广告最主要的形式之一,洋溢着浓厚的文化气息,它的发展演变反映了古代商业广告的发展演变,也生动地反映了古代商业民俗,传递着商业文化的内涵。 1、在招牌含义上多选用吉祥如意为主题。如开业于咸丰三年的“内联陞鞋店”其招牌是由于专做清朝宫廷的生意,故用“内”字,指的是“大内”即宫廷的意思。“联陞”是指“连升三级”取其吉利,投宫廷官宦之所好。 2、“以义取利”的思想为主导,注重表现商业道德及商店信誉。如著名的全聚德烤鸭店,其意思为“以德聚全,以德取财”。许多商家把儒家提倡的“仁”、“义”、“德”、“信”等作为字号,刻写于牌额之上,高悬于店外,公之于众。如“同仁堂”、“德仁堂”、“正义德”、“同义兴”等等,诸如此类 3、在招牌内容上采用与商店有关的历史故事为主题。如开业于明朝嘉靖九年的北京“六必居”,其来历一说是因为店铺经营六种生活必需品而得

文档评论(0)

tfig89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