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穿越记忆的幽光.doc
穿越记忆的幽光
当文学慢慢沦为大众文化盛宴的点缀,当纸质阅读渐渐成为一种古典的怀旧,我不得不由衷地敬佩那些对书籍对阅读对文学还念念不忘的人,比如赵勇教授,以及他的这本《书里书外的流年碎影》。
相较于那些高深莫测的学术论文,我似乎更欣赏作者的这些随意任性的文字。这是一个人的阅读史,或者更准确地说,这是一个人的阅世史。浮世沧桑,流年似水,被时光冲刷过的记忆之城宛若坚固,然而我们窥见的其实只是城里那些破碎的背影。作者穿越命运的窄门,“捡寻私人记忆,顾览文化往事”,在畅快淋漓的抒写中既获得了文学叙述的满足,更完成了对历史、文化和自我的真切体认。
我以为,散文归根结底是散文写作者一个人的情感旅行,情感在日常中生发,继而在记忆中发酵,最终付诸文字的,无论嬉笑怒骂,抑或悲喜忧伤,都是一个人内心的外化,积蕴着回忆的余温和生命的热度。正因为如此,作者一边检索“书里书外”,一边追忆“家长里短”、“旧人旧事”,其记忆仿佛一直横亘于故土和京城、历史和现实之上,而情怀也徘徊于传统和现代之间,似有归宿,又似无依靠,但都真实可触,历历在心。作者是真正理解了回忆与散文的关系的,他曾说,“散文中回忆的价值更在于它以巨大的真实性展示了作为个体的人在历史的某个瞬间所特有的生命体验和情绪状态。唯其如此,我们才能在散文中看到一种无法重复、不能替代的情感历程,看到来自生命本体的悲与喜、仇与爱、血与泪、呻吟和叹息,这是最深刻也是最本质意义上的人性之光。”(《回忆与散文》)所以,在《阅读海子的零散记忆》、《我与的故事》、《我的电视记忆》等许多篇章里,作者都禁不住抚摸自己的青春体验,因为那是和故土、历史、传统相容与共的岁月,泛着八九十年代所特有的诗情与理想的光泽,既蕴藏着感动、兴奋、对话的狂欢,更盛满了苦涩、忧郁、暗淡、悲愤、无助、无奈和泪水,我分明感觉到,那隐藏于幽默风趣的话语背后的,根本不是轻松的调笑,而是一种深深的缅怀,甚至有着某种凭吊的意味。
这种缅怀与凭吊式的回忆在怀乡和怀人的篇什中显得更加浓烈,也更加深沉,比如《过年回家》。在远离城市的乡下,作者与父亲进行了一次最舒展最流畅绵延的“喷”(聊天),见到沉默的舅舅和健谈却焦虑不安的姨姨,听姑姑讲奶奶的故事,面对消失的土地,“心里升起隐隐的疼痛”,疼痛是因为亲人的老去,是因为“家园早已发生了缓慢的迁徙”。而当作者沉浸在物非人非的故事或者亲人、朋友的死亡氛围中的时候,叙述语调不知不觉变得沉重而压抑起来,更为严重的是,“我找不到叙述的调子。我无法将那些故事背后的沉痛转换为语言。我意识到一种表达的困难,前所未有。”这种表达的困难并非来自于故事或作者本身,而是来自于故事背后的沉痛或荒诞,这自然也造成了故事指向的暧昧,“我终于意识到,有些故事是只能在亲人之间讲述的,有些故事是只能向亲朋好友诉说的,还有的故事或许只适合从黑暗的记忆里捞起来,独自想想,然后再让它沉入记忆的黑暗中。它们无法变成书面语,它们有可能被永久放逐在叙述之外。”那些“沉入记忆的黑暗中”的故事是因为“讲述故事的时代”而被迫遮蔽,还是因为无法言说的家族隐秘而被迫放弃,在这里,作者已经超越了个体性的情感回忆,而试图在更高远的叙事学和哲学层面上进行追问和反思,作者的语焉不详似乎想暗示什么,比如人性、灵魂、善恶,然而又不得不代之以“轻松的故事”,这种“欲盖弥彰”的迅速转换实则传达出作者无法释怀、无法言传的精神焦虑,换句话说,那些“被永久地放逐在叙述之外”的故事或许比已经叙述的故事更具有内指性和穿透力,更值得缅怀与凭吊,它不应当被遗忘,而应当时常“独自想想”:这自然已是超越“叙述问题”的“失语”问题了。
作为大众文化研究的学者,作者的这种精神焦虑可能根源于知识分子固有的“故园情结”,在回望青春和疼痛的同时,也自然而然地流露于城市与乡土、传统与现代的现实比较和观照之中。在书中,《北京的乡土性与现代性》是我以为颇为独特的一篇。它将一个人在一座城中的生存境遇、身份认同和精神磨炼交织在一起,见出各自的矛盾与困境,也成为理解整本书的一个秘密通道。作者初进京时所遭遇的惶恐与迷乱,与北京在“非典”时所遭遇的惊悚与慌乱相互映照,折射出作者与北京共有的乡土性与现代性相交融的尴尬身份,而这种混杂也正表明作者身份认同的危机,甚至我以为,作者的美学“光晕”依然并且将继续根植于山西晋城,而非都城北京。虽然北京重新雕塑了作者的空间感、距离感,作者也顿悟了北京的生机和“无路可走”,然而也正如作者所说,“我看不到诗意,也看不到所谓的‘日常生活的审美呈现’。我只觉得大都市让人眩晕,生活成本太高,常常压得人喘不过气来。它把许多人逼成了蜗居者或者蚁族。”与其说十年时光让“我”与北京之间达成了互谅,不如说是作者被迫选择了妥协,“我还得一如既往地与这座城市熬着耗着厮守着”,“在忙乱中应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