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雨看过朦胧.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细雨看过朦胧.doc

细雨看过朦胧   听说过的镇江是个以小吃著称的城市,而此行,却远远要比小吃深沉得多。自上海出发,我们便渐渐从晴空万里驶向乌云密布。抵达镇江的那一刻,天气已变成细雨霏霏。没有人规定江南水乡的旅游必须要伤感一些,但事实证明,偶然也是种注定。   我们第一站选择了南山风景区,我们和喜来登擦肩而过,因为这一次我更愿意去景区里尝尝久违了的农家菜。驱车在景区里缓速前行,山中的气温低了不少,让人觉得清新的空气有点冷飕飕的。南郊山中亦不乏人文景观,其寺庙建筑处寂静山中,久负盛名。招隐山有招隐寺,本是东晋艺术家戴顾隐居的地方,后来梁昭明太子在此建读书台,编纂文选,留下不少古迹。夹山有竹林寺,周围古树叠翠,修竹万竿,前人诗云:“润州到处皆幽绝,最爱城南古竹林。”鹤林寺位于黄鹤山下,寺前杜鹃楼的一株杜鹃花,据传有300年历史,盛开时花有数千朵,“花落春风老杜鹃”。鹤林寺看杜鹃,唐宋时即为盛事,至今不绝。回龙山腰有莲花洞,明代僧人开发建寺,因洞口有巨石如莲花,故名莲花洞。志载当初开发时曾出现“龙骨”。1980年文物单位曾发掘出一批第四纪全新世动物化石,还有一枚人齿化石,距今约一万年以上。在人文景观之外,景区的景致也是美不胜收,而又是在这细雨中,远近的山林都笼罩在朦胧中,好似白烟缭绕,如同仙境。从景区里几经环游,时间也渐至晌午,此时正巧经过一家农家菜馆,众人毫不犹豫,停好车一拥而入。店家是当地的农户,所用食材大多也都是自己后院圈养的。虽然环境“农家”了点,但饭菜却绝对可口,店家知道我们是从上海而来,便问道:“这口味比你们那儿的香吧?”我们不住地点头称赞。   稍作调整,我们又踏上行程,自南向北出发到金山寺。其实镇江确为一个绝佳的旅游城市,景点与景点之间距离很近,且大部分都分布在市区周围,无论是餐饮住宿还是交通,都便利无比。北行不到20分钟,我们就已到达了金山风景区。50元的门票让人觉得还算合适。踏步而入,雨点也暂且停歇了,景区里香火很旺,即便天气并不好,但烧香拜佛的人仍旧很多。其实,在金山寺之前,景区里无论是香气扑鼻的桂花,还是让人神怡无比的小桥流水都只能算是铺垫。移步走向深处,金山与金山寺便已历历在目。金山原是屹立于长江江心的岛屿,曾被称为“江中一朵芙蓉”,由于长江水流变迁,清道光年间开始与南岸相接,遂成为内陆山。现在,金山雄峙于长江南岸,镇江市区西北,山势巍峨,景色壮丽,登临俯视,长江浩瀚。众多的历史故事发生于此,《白蛇传》水漫金山,梁红玉擂鼓战金山,苏东坡妙高台赏月起舞等等,更使金山成为江南名山。金山高60米,绕山一周520余米,金山寺便座落其上。金山背面岗峦起伏,古木参天;左右土丘林立,联肩比翼,如护卫罗列;前方宝塔坝田畴似海,村落历历。   金山寺始建于东晋,《金山志》载:“山有佛寺,始建于晋明帝时”,即公元323-325年间。初建时又称“泽心寺”。南北朝梁武帝特重佛教,曾于天监四年(公元505年),亲自到金山寺参加水陆大会盛典,这是中国佛教举行水陆法会开始,也是当时佛教中最大盛典。宋代元丰七八年间(公元1084-1085年),明僧佛印住持期间,有海贾到寺设水陆法会,佛印亲自主持,规模宏大;南宋乾道九年(公元1173年),四明仁仰慕金山水陆法会,而施田百亩,与四明东湖月波山专建四时水陆;元朝延祜三年(公元1316年),朝廷在金山寺举行盛大水陆到场,命教、禅、律三宗诸师说法,参加僧众达1500人。可见,金山寺的水陆法会在历史上享有盛名,金山寺也因此而名声日盛。南朝、唐朝时,寺名均叫金山寺。北宋真宗年间,因真宗梦游金山,便赐名为龙游寺。宋徽宗时(公元1101~1125年),因崇尚道教,改称神霄玉清万寿宫。宋钦宗、徽宗被金兵俘虏后,又复名龙游寺。从元代起,又称金山寺。清康熙南巡时,给金山寺题写了“江天禅寺”的匾额,尽管这块匾额至今仍挂在寺的门楣上,但仍以金山寺名远播还内外。它与宝光寺、文殊院、高曼寺并称为长江流域四大禅宗丛林。金山寺的建筑格局,打破了中国多数寺庙坐北朝南、寺分三路的建筑传统,而是依山就势,大门西凯,正对长江。寺内所有殿堂楼阁皆散布其上,主要有大雄宝殿、天王殿、迦兰殿、祖师殿、画藏楼、镇江楼、观澜堂、永安堂、海岳楼等。最引人注目的是立于见山之巅的慈寿塔。慈寿塔高约30米,砖木结构,八面七级,矗立于数重楼台殿宇之上,似乎把金山拔高了许多。最早的慈寿塔建于南朝齐梁时期,原为两座,南北对立,后倒塌。宋哲宗元符年间(公元1098-1100年)修复,重建后成为一座八角七层塔。明隆庆三年(公元1569年),明了禅师重修。现在看到的慈寿塔,是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修建的。攀上塔顶,可极目千里,东望,长江滚滚而去,一泻千里;南瞻,都市繁华、长山层叠;西眺,江水相连,天涯无际;北瞰,瓜洲古渡,尽在云雾飘渺中。离塔不远有一凉亭,因宜于赏云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