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特殊教育学_方俊明_视觉障碍儿童的教育
第六章 视觉障碍儿童的教育 第一节 视觉障碍的概述 第二节 视觉障碍儿童的心理特征 第三节 视觉障碍儿童的教育与训练 第一节 视觉障碍的概述 一、视觉系统与眼的构造 (一)眼的构造 (二)视觉刺激 二、视觉障碍的定义与分类 视觉障碍,也称视觉缺陷,其描述性定义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视力障碍和视野缩小,难以做到一般人所能从事的工作、学习、和其他活动。” 视觉障碍一般包括盲与低视力两类。 类别 级别 最佳矫正视力 盲 一级 无光感-<0.02;或视野半径<5度 二级 ≥0.02-<0.05;或视野半径<10度 低视力 三级 ≥0.05-<0.1 四级 ≥0.1-<0.3 注:1.盲或低视力均指双眼而言,若双眼视力不同,则以视力较好的一眼为准。如仅有单眼为盲或低视力,而另一眼的视力达到或优于0.3,则不属于视力残疾范畴。 2.最佳矫正视力是指以适当镜片矫正所能达到的最好视力,或以针孔镜所测得的视力。 3.视野半径<10度者,不论其视力如何均属于盲。 三、视觉障碍的流行率 流行率(Prevalence Rate),通常用实际发生某种疾患人数同可能发生该疾患的同年龄总人数之比来表示。 根据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的资料推算,我国8296万残疾人中,视觉残疾人为1233万人,占残疾人总数的14.86%。2006年,我国在校接受教育的视觉障碍儿童(6-16岁)有41520人。 四、视觉障碍的成因 造成视觉障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视觉生理结构和功能的障碍,可以发生在胚胎发育时、出生后的很短时间、或在儿童生长的任何时期。视觉障碍的成因大致上可以归纳为两大类:一是先天性的,二是后天致病和外伤的。 五、视觉障碍儿童的评估与鉴定 视觉障碍儿童的评估与鉴定应该通过眼科医生、家长和教师来共同完成的。通常,在我国,视觉障碍儿童的评估与鉴定主要包括客观检查和主观评估两个方面,但在特殊教育实践中,比较普遍以视力检查和视力残疾标准作为视觉障碍儿童的鉴定与分类标准。 无歧视评估 观察 医学检查 预备治疗安排 治疗安排 无歧视综合评估 合适的教育 视 觉 障 碍 儿 童 的 评 估 过 程 第二节 视觉障碍儿童的心理特征 一、认知特征 二、情绪特征与社会适应 一、认知特征 (一)知觉 盲与低视力儿童由于视觉缺陷,听觉与触觉就成为他们感知客观事物的主要途径。 首先,盲童的听觉非常灵敏。盲童可以通过听觉进行空间定位,利用声音判断方向。其次,盲童的触觉也十分灵敏。触觉在帮助盲童形成正确的概念和发展思维方面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最后,盲童与低视力儿童在形状知觉、空间知觉和知觉与动作的统和等方面都表现出比正常儿童困难多的特点,尤其对距离的准确知觉和深度知觉。 (二)注意与记忆 盲童在认知发展上虽有一定滞后,但注意方面却表现很好。盲童只能根据其它感官,如触觉、听觉、嗅觉等来获取信息,因此需要大量有意注意。 (三)学习能力 (1)视力的伤残并不明显地影响智力,盲童并不比正常儿童智力低一下。 (2)视觉障碍儿童在概念形成方面,往往存在较大困难。 (3)盲童的学业成绩一般都低于正常儿童。 (四)语言发展 国外许多专家认为,语言的习得主要是依赖听觉而不是视觉,所以就视力残疾本身而言,并不影响儿童语言的发展。因此,视觉障碍儿童在语言的主要方面同明眼儿童并没有较大差异,仅在说话时的姿势、体态等次要方面表现出异样。但这并不说明盲童在语言表达的学习方面不存在弱点,其中一个突出的表现是盲童使用的词汇缺乏感性的基础,缺少视觉形象,常出现词与视觉形象相互脱节,不能准确把握一些视觉性词汇之内涵的现象。 (五)情绪特征与社会适应 焦虑 挫折感 第三节 视觉障碍儿童的教育与训练 一、教育目标 视觉障碍儿童教育的总目标是:教育要遵循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的指导思想,贯彻国家保障残疾儿童受教育权利的要求,从视觉障碍儿童的身心特点出发,使他们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二、教育安置 在对视觉障碍儿童实施教育安置时,除视觉障碍的程度是必须考虑的因素外,还需注意以下因素: 视觉障碍的程度 儿童的年龄 视障出现的年龄 智力程度 学业成就水平 对视障的心理适应 定向行动的能力 有无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