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师言行对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影响
教师言行对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影响 【摘 要】教师的言行在孩子心目中具有象征或符号意义。那么,孩子们当然会“在乎”教师的态度,教师的态度也必然会对孩子的学习产生积极或消极影响。由于3-6岁的孩子年龄特征,他们做什么事情都处于模仿阶段,所以幼儿园老师的言行举止直接影响孩子的行为习惯,对孩子的心理活动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影响
【关键词】教师;幼儿;良好行为习惯
教师是孩子学习的引导者和幼儿园生活的陪伴者,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孩子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1 教师对孩子学习习惯的影响
学习习惯是指孩子在一定的学习情景下自动的去进行某些活动的特殊倾向。有人问一位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 “您在什么学校学到的东西最多?”他平静的说:“是幼儿园,在那里我学会了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做错事要道歉、进餐不能大声说话、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仔细的观察事物等。”这位科学家出人意料的回答,直接说明了儿时养成的良好习惯对人一生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当然,学习习惯的养成也是如此,所以说,成功的教育从习惯养成开始,如:有一个老师的小女孩,不管她跟大人到哪里去,去做什么,只要有书,她就会很安静的坐在那里看书,大人的事情没有办完,她的书就不会读完,而且从来不打扰大人做事情,这就是习惯。作为孩子的启蒙老师,首先要学会如何培养3-6孩子的学习习惯,特别是一些留守儿童,由于家庭环境的制约,他们根本没有学习的良好习惯,因为他的家庭成员大部分都是读书不多,文化层次比较低,根本不懂得什么育儿的经验和知识,只是盲目的、一味的把教育的希望寄托在了幼儿园老师身上,所以,老师对这些孩子更要细心的呵护和关爱,让他们也慢慢的懂得,每个人从小就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当然,与其老师们辛苦的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还不如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首先让这些留守儿童知道,老师一样爱他们,幼儿园的读书和玩具都有他们的份,让他们自信的在幼儿园生活,学习
2 教师对孩子行为习惯的影响
幼儿园是3-6岁孩子行为习惯培养的主要场所,老师更是孩子学习的榜样。记得是深秋了,对我们北方来说,中秋过后不要说孩子,大部分大人都上了秋衣秋裤,有的甚至羊毛衫都上了,有一天,萱萱的妈妈对我悄悄的说:“王老师,给我家萱萱说说,她不穿裤子,非要穿件薄打底裤去学校不可,感冒发烧好不了,我都愁死了!”我说:“好的,等我问清楚了再回答你!”第二天早上我就问萱萱:“你今天怎么没有穿裤子?”她说:“我穿的是漂亮的裙子啊!”老师问:“你这样穿不冷吗?冻感冒了要打针的啊!”她很干脆的说:“李老师天天穿的裙子,怎么不感冒!”老师又说:“李老师是大人啊,再说,人家穿的比你厚啊,你看看你的薄袜子,明天穿上裤子来幼儿园好吗?”她极不情愿的撇撇嘴,没有说话。等我再问她妈妈,原来萱萱最喜欢李老师穿的衣服,还说李老师穿的裙子非常漂亮,非常好看,她就要像李老师一样穿裙子。这就是老师对孩子的影响,在孩子心目中老师就是最好看的,老师说的话、做的事情都是对的,而且孩子们最喜欢听老师的话,看来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是没有年龄之分的。3-6岁的孩子更喜欢模仿,模仿老师说话、模仿老师走路、模仿老师穿衣服等等,因此,老师的穿戴要整洁、打扮要符合孩子的审美心理,给孩子一个健康向上的心理引导。和孩子一起要面带笑容,在和孩子们进餐时要保持安静,养成饭前、便后和手脏时及时洗手的习惯,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3 教师对孩子健康心理的影响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古诺特博士曾说过:教育的成功和失败,老师是决定性因素。身为老师,具有极大的力量,能够让孩子们活得愉快或悲惨,也可以是制造痛苦的工具,还可以是启发灵感的媒介,老师能让人丢脸也能叫人开心,能伤人也能救人。”当过教师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当我们一脸阳光地走进教室时,孩子们的心情就会很舒畅、很轻松;当我们一脸怒气地走近他们时,孩子们则噤若寒蝉,生怕自己撞到老师怨气的枪口上。特别是对于3-6岁的孩子来说,他们最喜欢满脸阳光的老师,记得有一次,当我走进活动室,用亲切是语气问了一声:“小朋友们好!”被上一节老师惩罚爬在桌上“思过”的小朋友,一看见我来了,好像来了救星似的欢呼雀跃:“王老师来啦,王老师来啦!”有的孩子甚至扭起了屁股,嘴里还在欢呼:“欧欧欧!”。我一看孩子们可爱的样子,也和孩子们一起扭了起来,等孩子们“发泄”完了,兴奋劲也过去了,我就问:“现在小朋友最想做什么呀?”他们一听又可以由自己选择活动了,都大声的说出了自己的意愿,我按照孩子们的要求就开始组织游戏,由于是自己选择的活动,所以一节活动他们都处于兴奋状态,做什么事情都是很感兴趣。其他老师看见了,都不明白为什么同样一班孩子,可是上课的表现却截然不同哩!这就是老师的人格魅力对孩子性格的影响。还有一个案例:暑假期间,轩轩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