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数学教学中学生错误信息发现、捕捉及利用
数学教学中学生错误信息发现、捕捉及利用 教学是一个以教学目标为导向、围绕教学内容展开的活动,如果将教学课堂比喻成一个网络,那么学生就是构成网络的一个个节点,是信息的建构者和发布者。在网络系统的建构和信息的发布过程中,学生会产生大量的学习信息,其中难免会出现错误信息,这些错误信息同样可以成为供教师使用的有效教学资源,其关键在于教师如何发现、利用这些错误信息,让学生的思维在多元互动中经历从错误到正确、从混沌到清晰,促进数学教学向纵深推进
一、发现学生的错误认识
学生的错误信息往往是学生思维过程的展示,因此,教师应提供机会让学生充分地表达,并组织学生参与辨错、纠正和提升的过程
1.发现基础性资源中的“认识偏差”
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学习经验以及思维能力,是教学得以开展的基础性资源。在这些基础性资源中,不乏一些错误信息。教师可以组织活动,使学生的错误信息得以展示,进而使学生感悟自己的错误所在,达到纠误匡谬的目的。在教学“小数乘法”一课前,让学生尝试计算1.6×3,充分展示学生的基础性资源。结果学生中出现了四种典型的做法:(1)1.6+1.6+1.6=4.8,把没学过的小数乘法转化为小数加法来做;(2)1.6×10=16,16×3=48,48÷10=4.8,把小数转化为整数来进行运算;(3)由于受笔算小数加法计算法则(相同数位要对齐)的影响,出现了自己所理解的笔算小数乘法的法则,列竖式时将因数的整数部分对齐;(4)对于小数乘法的运算法则已理解并会运用。方法(3)中学生“相同数位要对齐”的思想是从基础性资源中产生的错误信息,教师可以针对这个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分析,让他们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2.发现差异性资源中的“混沌思维”
在一??班级中,学生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不管是学习能力、理解能力、认知水平还是知识基础都有层次之分,而这些差异同时也是可以供教师使用的教学资源。教学“应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时,在新授课结束后,要求学生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时,并列出两题:(4×7)×25与(4+7)×25。许多同学都急不可待地高举小手,努力想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一位男同学站起来说:“(4×7)×25这样算:先将4与25相乘得100,然后100乘7,得700;(4+7)×25这样算:先用4与25相乘,再用相乘的积100加上7,最后得107。”教师面带微笑地对他说:“你说得很好,只是第二题有一个地方没有处理好,有些可惜。”然后教师又对大家说:“他的第二题做错了,为什么老师还说他做得好呢?”学生A说:“因为他善于观察,知道要把4与25相乘,可得到整数。”学生B说:“我想提醒他注意,连乘时应用乘法结合律,和乘一个加数时用乘法分配律。”学生的积极性都得到了调动
二、捕捉学生的错误信息
由于学生理解能力和认知水平存在局限性,容易出现错误信息,教师要捕捉并巧妙地利用错误信息,将其放到学生中去“集波成浪”,促进课堂教学的动态化
1.比较中选择
课堂上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思维发散,为产生错误信息的学生提供发言机会,在大家有趋同倾向的情况下,它能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问题的另一面,并延伸出新的信息,进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在“笔算乘法”的教学当中,学生之前已经可以熟练地进行一位数乘法和整十位数乘法口算,所以会用自己的方法来计算一位数与两位数乘法。例如,21元一本的书如果要买14本需要花多少钱?想到的计算方法有很多:(1)先计算出10本书花多少钱,再计算4本书花多少钱,然后加起来就是所需要的总价,即21×10=210(元),加上21×4=84(元),等于294元。(2)先算14个20元是多少钱,然后计算14个1元是多少钱,最后相加,即14×20=280(元),加上14×1=14(元),等于294元。学生大多采用口算方法计算,此时教师可以以此为基础性资源,引入表1
学生可以先口算数量为4和10时的价格然后相加得到结果,这是大多数学生采用的方法,教师可以指明这其实就是乘法笔算的过程,由此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欲望。然后,教师顺着学生的思路将笔算方法列举出来,选择有代表性的三种算法在黑板上展示:
这时引发了全班同学的讨论,第一种算法大家都能认同,也有同学补充,加号可以想在脑子里,省略不写。但对于第二、第三种算法,学生的观点不一,教师可以请同学代表具体讲述一下自己的看法。方法(2)中同学在笔算时是把21分成20和1,先算1×14=14,再算20×14=280,然后把14和280相加,最后可得到结果294。相比第一种算法,这种计算方法略有不同,但也合情合理。认为第三种算法是正确的同学,认为笔算时可以把一些步骤记在脑子里,直接写出最后结果。笔者决定尊重课堂的具体行进状态,不为完成预先设定的教学计划而过早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教学科研相结合高校专业课教学模式探究.doc
- 教学设施设备浪费解决策略.doc
- 教师办公室文化建设认识及做法.doc
- 教师及学生沟通存在误区及策略.doc
- 教师在PBL授课模式中承担角色.doc
- 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七个要”.doc
- 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建设中作用探析.doc
- 教学相长,身体力行职业院校骨干教师综合素质提升途径探究.doc
- 教师培训隐性课程开发及利用.doc
- 教师应成为学生成长过程中“重要他人”.doc
- 云南省丽江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第一中学2025届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数学试卷含解析.doc
- 2025届辽宁省沈阳市第三十一中学高考仿真卷数学试卷含解析(1).doc
- 2 腊八粥(课件)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pptx
- 柳州市柳江中学2025届高三六校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含解析.doc
- 2025届河北省任丘一中高三一诊考试数学试卷含解析.doc
- 山东省济南市平阴县第一中学2025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数学试卷含解析.doc
- 辽宁省大连市103中学2025届高考数学五模试卷含解析.doc
- 2025届北京市朝阳陈经纶中学高考冲刺数学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 2025届山东师大附属中高考仿真模拟语文试卷含解析.doc
- 2025届江苏苏州高新区一中高考数学倒计时模拟卷含解析(1).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