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数学眼看社会之鸟儿学数学
数学眼看社会之鸟儿学数学 美国数学家丹齐克研究认为,人和动物都有一种原始的数的感觉,而这种原始的数感最大的限度是“3”。比如说有些鸟类的巢中如果有四个卵,那么你可以放心大胆地拿走一个,鸟并不会觉察到它的卵少了一个了;但如果拿掉两个,鸟通常就会因为发现有敌人入侵而逃走。值得一提的是乌鸦也有这种原始的数感,在实验中,它能辨别的人数最多是三位。根据研究,人类童年时期的数觉范围与鸟类一样,也是极为有限的,最多就是“3”,很少能达到“4”。所以,在人类文明诞生后的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3”就成了原始人数字感觉的最大极限数,并因此被人们用来表示“多”的意思,许多语言几乎都带有这种原始数字感觉局限性而留下的痕迹
[数字悦读]
这则新闻让我想起前几天在公共汽车上见过的一幕:一位年轻的妈妈抱着她的小宝宝坐在车窗边,正在教她的小宝宝数数呢。她伸出一个手指问:“这是几呀?”
正在咿呀学语的小孩望了望妈妈,说:“1。”
妈妈伸出了两个手指,问:“这是几呀?”
小孩想了想,说:“2。”
妈妈伸出三个手指,这个小孩子犹豫了好一阵,回答:“3。”
等到妈妈再伸第四个手指时,小孩就答不出来了。在这个小孩看来,那些手指实在太多了,他已经数不清了。其实,能数到三,对一个还在妈妈怀抱里的孩子来说,已经很不简单了。所以从古时候起,3就有了表示“多”的意思,例如在成语里,就有“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李白的诗句有“飞流直下三千尺”,就连老子《道德经》上也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你瞧,连“万物”都是从“三”中产生的,这个3还真是特殊的数字呢!
那么,是不是所有的地方都把3看成是最多的数呢?也不一定。例如在一个马来人的部落里,如果你去问一个老头的年龄,他会告诉你:“我8岁了。”一个老人家才8岁?这是怎么回事呢?其实是因为他们还不会数超过“8”的数,对他们来说,“8”就表示“很多”。有时,他们实在无法说清自己的年龄,就只好指着门口的棕榈树告诉你:“我跟它一样大。”怎么样?有趣吧!
对人类来说,表示多的意思的数字除了3,还有9。比如说我们中国人把9看成是表示“最多”的数,历史上把皇帝称为是“九五至尊”,成语中还有“一言九鼎”“九九归一”等。?@是什么原因呢?原来呀,9是一位数中最大的,如果再增加1就变成10了
除了表示多的数字外,其他数字也有不少特殊的意义,以“7”为例,中国有神话传说《七仙女》,西方有童话《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连一星期也定为7天
同学们,你们也发现了有特殊含义的数字吗?
[童言数论]
君君:其实我们在语文课上,就找过含有数字的成语,但是没有想到,原来这里面还有这样的数学道理呢
佳佳:我发现,老师说的3、7、9正好都是单数,是不是单数比较特别?
聪聪:连小宝宝也只认识到3,看来说乌鸦是最聪明的鸟儿一点儿也没错
敏敏:不对,上次学校春游时,我们在动物园看到鹦鹉表演做口算题,可厉害了,能算20以内的加减法呢!
小宝:对呀,这是为什么呢?还是去问问老师吧
老师:嗯,这个问题很好,我上回也觉得奇怪呢,后来请教了驯养员,才算是弄明白了。原来是游客说完题目后,鹦鹉就在1~20之间的数字上走来走去。如果走到正确的得数上,驯养员就会及时地做个手势,比如说动动手指。鹦鹉看到了,就会把这个得数叼出来,所以说,并不是鹦鹉会识数,它只是按驯养员的指令行动而已
小宝:原来是这样呀!看来鸟儿还是最多只会数字3
小贝:还是咱们人类厉害,刚生出来时和鸟儿们一样,只会1、2、3。经过学习后,就会许许多多的数学知识了
老师:是的,所以说“知识就是力量”呀!
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教师有效批评学生十个原则.doc
- 教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效方法实践探究.doc
- 教师素养是塑造学生素质关键.doc
- 教师关注及爱是改变一个学生重要动力因素.doc
- 教师有意识 课堂有渗透 教学有效果.doc
- 教师言行对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影响.doc
- 教师要注重倾听学生心声.doc
- 教师素质及教学监控能力.doc
- 教师评价中群体参及模式探究.doc
- 教师课堂行为对学生认知能力影响.doc
- 2025-2030年中国滚筒自卸式抛丸清理机行业深度研究分析报告.docx
- 2025-2030年中国塑料推车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docx
- 培养小学生阅读习惯的方法.docx
- 北京市顺义区人民政府关于2007至2008年度顺义区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顺.docx
- 基于高中物理学科素养的物理第二课堂实践研究.docx
- 在科学教学中落实科学素养的感悟.docx
- 垃圾发电厂锅炉受热面CMT堆焊Inconel625镍基材料技术分析.docx
- 固体废物金属元素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HJ766-2015.docx
- 2025-2030年中国改性不饱和丙烯酸树脂行业深度研究分析报告.docx
- 2025-2030年中国不锈钢立式增压泵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docx
文档评论(0)